通海都督,秀山。
這座素有“秀甲滇中”之稱的名山,此時翠竹如屏,蒼松古勁,比比皆是的參天古木,如幢幢翠蓋,把山上各處宮殿掩映于其下。
山風吹過,頓時松濤不絕于耳,位于山頂的宮殿,也于焉露出一個角來。
大殿之中,一人臨窗而立,看著山下屋舍儼然的城鎮,笑著對一旁文士打扮的中年人說“今天各部就要角逐出第一勇士,永和你猜,奪魁者,會是誰?”
王永和對此好像不是很感興趣,苦笑道“我不知道誰會是第一勇士,我只知道,都督的親衛,此時在山上值守的,還不到二十人,”
“要是有人帶著一營人馬突襲,怕是須臾之間,都督府就會應聲而下!”
“永和你這就多慮了,”段明政連連搖頭,“我倒想看看,有誰敢來捋我的虎須?”
“再說,幾萬雄軍在側,有誰敢來送死?”
王永和拱了一下手“都督虎威,自然無人敢來冒犯,但下官斷言,一俟比武落幕,便又會有百姓商人絡繹不絕的來擊鼓鳴告,”
“所以都督,我只盼著比武能早日結束,盼著諸部能早日各回封地,”
通海都督段明政哈哈大笑,他指著王永和道“你啊你啊,當初出言讓各部比武評第一勇士的是你,現在后悔舉辦這場比武的,也是你,”
王永和又只是苦笑“我也沒有料到,這非但沒能讓他們安定下來,反而更是擾民,”
段民政聞言,也是搖頭“還是得在各部大力推行教化,”
但這樣的事,現時只能是個想法。
這有待和各部的關系更進一步,能切實的涉足他們的內部事務時,才有機會施行。
“永和,你也無需懊惱,你這個法子,卻是大妙,連皇上和朝中諸位大人也贊許不已,皇上傳諭我,這樣的比武,要成為今后每年的慣例,”
“怎么,黃大人沒跟你提起?”
他所說的黃大人,即是黃昊,王永和,也算是黃昊的學生
“卻是還不曾收到老師的消息,”王永和說。
“嗯,估計是會和封賞一起來,”段明政說,“大家都說,永和你的這個計策,端的是好處多多,”
王永和忙謙道“下官惶恐,”
“呵呵,我們倆就不用這么客套,”段明政拉著他到桌旁坐下,“只是,永和,你可知最贊賞你這個法子,并力主把這樣的比武成為今后慣例的,是誰?”
王永和想了一下“下官猜度,或許是,太子?”
“哈哈,永和不愧是永和,正是太子,”
“太子平安無事,且崢嶸日顯,實是天下之福,”王永和道“說起來,下官已有年余未曾得見太子,”
“很快就有機會,”段明政站起來,“待各部這兩天陸續回返,我們也需派人回京向皇上稟報,你當然是最合適的人選,”
“不用謝我,這其中的大小事情,永和你比我還要更清楚,”
王永和知道,除此之外,這樣的時候,段明政最好還是留在秀山坐鎮。
通海都督,這個位于滇中南的都督,是昔年太祖神圣文武皇帝段思平的起家之地,從那之后,就一直是段氏在國中的根本之地。
段氏能在今年重登大寶,通海都督,正是主要的依仗,這樣的要地,定不能有失,故段明政這樣的主政者,斷不能輕離。
至于比武大賽,確實是王永和的主意。
處于滇中南的通海都督,一直是段氏交通滇東和滇中各部的中心,在年初情勢尚未明朗,預計和高氏會有一戰的情況下,這里也成了段氏聯軍的一處主要駐扎地。
一待事有不諧,各部聯軍便會按定好的方略,從這里出發,攻伐高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