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的五華樓下,空前的熱鬧。
作為宣示朝中大事、接見外邦使節、舉行重大聚會的場所,巍巍五華樓,從來就不缺熱鬧。
天復二年1,南詔最后的國王,被前清平官鄭回2七世孫、被尊為國老的鄭買嗣所弒,并在隨后,殺南詔王室八百人于五華樓下。
鄭氏長和國隨之建立。
長和國三傳至鄭隆亶時,劍川節度使楊干貞借故入朝,長和國遂滅,計共三世二十六載。
長和國滅后,尚未能站穩腳跟的楊干貞,擁立南詔貴胄、長和國清平官侍中趙善政登上大位,稱天興國。
僅僅十個月后,不甘于當傀儡,處處和楊干貞作對的天興國主趙善政,迅速被楊干貞所廢,楊氏正式立國,國號義寧。
楊干貞立國后,暴虐無道,在位僅兩年,便折在自己兄弟手中,其弟楊昭(又說楊明),登基后改元“大明”(是不是又有些懵),楊昭登基的第七個年頭,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起兵興討,大義寧遂滅,大理國立。
大理國傳14世158年后,權臣高升泰于宋紹圣元年(1094年)自立,國號“大中”。
不過兩年后——也就是今年,高升泰中道崩殂,段氏復位……
從南詔滅到現在,五華樓上,共升起了六個朝代的旗幟,尤其是自南詔滅到大理立的不過短短三十六年間,竟然經歷了四個朝代,真可謂是暮虢朝虞。
因此,算上兩年前的那一次,不到兩百年的時間里,五華樓也已經見證了五個朝代的皇室貴胄,人頭滾滾落地的場景。
而這樣的場景,又正是老百姓喜歡看的熱鬧。
今天也是如此,太子大張旗鼓的拘起來的共156位顯貴高官,幾乎把半個城的人都吸引了過來。
無論在什么時代,人心,總是復雜的。
很多人會齊齊的敬畏、羨慕一些人,同時在潛意識里,未嘗就沒有期待著那些被敬畏、羨慕的人,有朝一日跌落塵埃,極盡困窘。
太子今日所做之事,就滿足了他們心底的愿望。
樓上如何,他們只見天藍如碧,龍旗獵獵,至于人、聲音,都聽不到,但樓下,并非就沒有熱鬧看。
看登樓處吧,各大家原本都眼睛長在頭頂的那些子弟、管家、丫鬟等,就非常完美的彌補了大家不能看到樓上場景的缺憾。
這些來自各大家,其中包括段氏宗親,以及高家的人,對把守入口的太子侍衛軟磨硬泡,好話說盡,就想上樓去看看,或者哪怕不能上樓,把衣物食水送上去也行。
但不論他們如何懇求、乃至乞求,侍衛們就像廟門口的金剛一樣,半點都不為所動。
看著這些慣常被人求的人,如此這般的放下身段求人,關鍵是還沒有任何效果,大家的心中真是,那個說不出的舒爽啊!
尤其是那些因為消息不靈通,沒能目睹太子帶著那100多人,從東邊走到西邊的人,這會真的是眼睛都不想眨一下。
更別說,那些往日里沒少受這些紈绔禍害的直接間接的當事人,他們是打定了主意,樓上的人不下來,他們就不走。
有沒有可能,太子一聲令下,那些往日橫行霸道的惡少,一會也會被推到樓下,手起刀落,身首異處……
如此樂事,相應的消遣當然也少不了,早有不少小販,靈活的在這動腳都難的人群中自如的穿梭叫賣,各種小食瓜果、茶水老酒……只要你招呼一聲,很快就能送到你手上。
在偏外圍的地方,聚集的是那些有些自持身份,不想擠到那一鍋粥里去的人,在他們旁邊,有人已經見機的擺出了桌椅……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沒準等到天黑以后,這邊都能搭起戲臺來。
西門校場外濟世堂醫館的大夫吳春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