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選來工作室的年輕工匠們,聽到段譽的這個要求之后,不禁都面露難色,他們都知道各自師傅的脾性。
段譽一甩袖子,“放心,他們不會拒絕,也不能拒絕,因為,他們在莊園要試制的東西,都是我給出的技藝,”
從我這里拿到了辦法,花著我的錢,在我的地盤上做事,最后還想把那當作自己的手藝珍藏起來,段譽相信,應該沒有會那么不識時務的工匠。
“這里就有牽涉到我一再讓大家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問題,比如,我們都知道,現在對溫度的控制,主要還是看經驗,你們的師傅,和一些前輩,會看火候,他們看看火的顏色,或者火照(一種放進窯里的瓷器胚子,有經驗的工匠,可以通過觀察它的狀態,來確定窯溫、釉的成色等),甚至是吐口口水,來確定溫度,”
段正恒和段正坤聽段譽說的這話,一想到日常用來喝水吃飯的瓷器,也可能經過了這么一道,一時不由得都有些嫌惡。
段正恒更是下定了決心,以后打死不用窯里燒出來的那些東西,就用金銀的或者玉石的。
段譽一點都沒想到,自己的話還有這樣的效果,他談興正濃,“那么,我們能不能想想辦法,能做出一種東西,讓它能直觀的把溫度反映出來?”
年輕的工匠們聞言后馬上覺得,這個真的很難。
他們這個下意識的反應,主要是因為對這方面權威的敬畏。
火候,在他們這些行當里,那真是絕對可以安身立命的本事,要能準確的掌握,沒有二十年以上的苦工,絕對做不到。
能精準掌握火候的人,那絕對是窯主都要小心善待的對象。
他們每個人,都聽說了不止一個這樣的牛人憑一己之力扭轉乾坤的故事——類似于斯坦門茨在后來在大家月薪只有5美元時候,只畫了一條線就拿到了1萬美元的的故事。
怎么能有一個東西,能讓所有人都看得懂窯里的火候?
但隨之而來,就是興奮,為什么不能有啊?
如果有了這樣的東西,我們豈不是比那些能準確掌握火候的老師傅還要厲害,還要受人尊敬?
只是,這個東西該怎么做?
他們一時都沒有任何頭緒。
“方法,我想會有很多,”段譽道,“我們知道,有些師傅,是通過看火照的成色來確定火候,還有的時通過火照的彎曲程度來確定火候,所以,我們能不能把這些也都量化下來,并找到更好的,更通用,還能反復使用的新火照?”
“我個人覺得,鋼鐵做的火照就不錯,我們能不能用不同的鋼鐵去試,最后確定其中反應最靈敏的那種,然后漸漸確定相應的溫度……”
“之后,我們可以進一步的用數字來確定這些溫度,比如,冰的溫度是多少,開水的溫度是多少,依此類推……”
段正恒聽懂了這個例子,看了一眼弟弟,見他也是一臉茫然,是真的差點就忍不住出聲譏諷,你這是不是太異想天開了點?
其它的不說,我就知道,據說在更靠吐蕃那邊的雪山上的開水,就沒有宮里的開水燙,它們怎么能一樣呢?
段譽這會開始做總結陳詞,“我希望大家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首先不要是下意識的覺得難,覺得那不可能,我們應該要堅信,辦法總會比問題多,只要我們肯用心,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這方面,只是我舉的一個例子,大家自己也都可以想想,我相信,大家現在所從事的行業,一定都有類似可以改進,可以努力的地方……”
“年輕人,就該有闖勁,就該有志氣,要想著能比前輩們有更高的成就,也要相信自己能做出更高的成就來,”
“如果沒有這樣一代代的進步,我們現在還用的是青銅器或者是石頭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