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譽也不問他謝什么,“趙大人在萬爽任職多年,于經濟一道,想來有不少建樹,說不得本王將來還要向趙大人請益,”
趙福元連道不敢,一時真有些不覺得段譽是個脾氣相當不好的人,想了下,便勸解了一句,“說起來,下官倒有一己之見想和太子說說,經濟之道,最重投入和產出之比,一般而言,同樣的事,投入越低,便越是經濟,”
“下官觀太子在銅坊宣布的那些條款,有一些,可能免不了會大大的提高成本,就說吃飯,那上下幾千人加在一起,一天所出,就不是個小數目……”
雖然銅坊至少短期內和他無關,但一想到就是那些礦工們,一天要吃掉的銀錢,他還是忍不住肉痛,哪用得著對那些泥腿子那么好?
“趙大人,”段譽打斷了他的話,“我知道你是好意,只是,且不說我作為一國太子,就說作為一個作坊主,要是必須靠工匠們吃不飽飯,才能有錢賺,那這樣的作坊,便是倒了也罷,你說呢?”
高明順忙順著段譽道“太子說得有理,吃飽了,才有力氣做事,產出自然會更高,”
趙福元一時面上無光得厲害,他算是又見識到了段譽桀驁的那一面,蔫蔫的道“太子高瞻遠矚,下官受教?!?
他有些慶幸,得虧是自己那兒子沒跟著,不然,自己這做父親的臉面……
“殿下,”旁邊有人跟過來,高明順認得發問的那人,那是黃昊的孫子黃毓仁,他帶著三個人,像是要向段譽請教問題的樣子,“我們查了很多書,確實如你所說,潮汐,是真的和月亮有關,原來早在漢唐時,就有人發現了這一點,”
段譽點頭,“潮汐其實和太陽也有關系,大概來說,你們先記一下就好,月亮在這其中起了七分的作用,剩下的三分,大部分是太陽,還有一點點,是其它星星的作用,”
黃毓仁等仰頭看著天,“這就是萬有引力啊,”
高明順和趙福元面面相覷,這說的都是什么?
“殿下,月食,真的是太陽光被地球擋???”黃毓仁又問。
高明順和趙福元就更不懂了,地球,那是個什么東東?
此時盡管已經有黃道、赤道的概念,雖然唐朝時就有人進行了弧度測量,還算出了地球子午線1度弧長相當于后來標準的1323公里——只比現代精確值大21公里,但這個世界是個球的這個觀念,滿世界都沒有多少人明白,更沒有多少人接受。
段譽道“關于月亮和太陽對潮汐的影響,我們還需要演算,但月食,是的,只是因為月亮沒有被太陽光照到,其實漢朝的張衡,就已經有這樣的認識,我想,我很快就能形象向大家演示出這一過程,”
三球儀那樣的玩意兒,他是手到擒來。
以現在的條件來說,做個精致的有點難,但做個大點、粗笨點的,那是一點問題也沒有。
高明順漸漸警惕起來,月食的形成,真的是因為這個原因?
黃毓仁為什么在這個時候問出這個問題,是太子安排的嗎?
段譽還在和黃毓仁他們聊,“同理,之所以會有日食,道理也是一樣的,”
“進一步想,只要我們摸清了其中的原理,那么,你們覺得,我們還能做什么?”
黃毓仁等答不出來,還能做什么?證明沒有所謂的天狗,月食也不是天狗快把月亮吞了,就已經很了不起很值得高興了吧。
“所以我才一再告誡你們,要想得遠一些,再遠一些,”段譽有些失望的道“如果我們摸清了其中的原理,那么,你們想想,我們是不是就可以據此預測下一次日食和月食的時間?”
“是不是這樣?”
黃毓仁等高興得跳起來,什么“醍醐灌頂”、什么“茅塞頓開”、“一語點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