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府側門,三輛馬車已經(jīng)整裝待發(fā),旁邊圍著十騎,丞相三公子,建昌府演習(大府主官)高明量,今天啟程赴任。
門口,老大高明清握著高明量的手,“三弟,路上不要太急,萬事求穩(wěn),”
高明順笑著看著高老三,“三弟,一路保重,為兄和父親,等著你的好消息,”
高明量看著二哥,心思復雜,他知道,自己能任建昌府演習,是二哥力薦,但父親能同意自己到建昌去赴任,這就是在說,有些心思,自己好收一收了。
“大哥,二哥,”高明量看著府內,他希望,父親此時能在墻后,但他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辭行的時候,父親正在和大臣們議事。
不過,他希望自己的話,能再一次傳到父親耳中。
“我還是那句話,皇莊那邊,不可不防,”
“二哥,”他看著還是不以為意的高明順道“你不覺得,這些日子,有些事,我們都是被動應付嗎?”
“我昨晚想明白了一些事,就是,現(xiàn)在好像變成了三方,除我們和皇室之外,太子又是一方,”
“太子這一方,讓局勢大變,此前,我們是攻,現(xiàn)在面對總是出其不意,蠻不講理的太子,我們反倒成了維護正統(tǒng),守規(guī)矩的那一方,”
“局勢變了啊二哥,”
“太子,我不知道他能做出什么來,因此,太子就是最大的那個變數(shù),二哥,大哥,我建議,你們還是多加小心的好,最好能多提醒父親這點,”
“三弟,”高明順鄭重了點,“我們會留意的,”
高明清牽著他的馬,“到了記得來信,”
…………
轉過街角的時候,高明量又看了相府一眼,高高的府墻上,并沒有他希望看到的那個人。
他看了眼騎行在側的孫成一眼,父親啊父親,你何故偏心至此啊?
他此行接任建昌演習,帶著的就是這一行人馬,但唯一的一個文人,就只有已經(jīng)被萬爽開革的孫成一個。
前些時日,在孫成快要被貶得一無所有的時候,他站出去為孫成擋了一下,真不是因為他對孫成有多么欣賞。
孫成的本事,他很清楚,大才,絕算不上,不過挺有眼色,還有幾分本事,用得也比較順手。
但經(jīng)過皇莊一事之后,他是真不希望再見到他,那天之所以出面保孫成,不過是想父親看到自己的擔當,以及,想提醒父親,自己身邊可用之人極缺。
看來,父親是沒有看到這一點——他不愿意相信,高泰明是看到了這一點,但就是不想理會。
原本他打算,到了建昌,就把孫誠支得遠遠的,眼不見心不煩,現(xiàn)在看來,還真做不到。
京城哪個子弟到外地赴任,家里不給準備幾個幕僚的?
而這樣的人,府里缺嗎?
要說真正的大才,父親身邊怕是比皇上身邊還多,畢竟前兩年,他也被祖父當當太子培養(yǎng),任丞相后,又不斷有人投效。
但那么多大才,為什么一個都不給我?
再想想三哥身邊的那些人,他就更是忍不住有些咬牙。
三哥身邊的那些人,是父親挑的,隨便一個,都能抵得上三個孫成。
讓他最不忿的是,作為相府三公子,他在這方面的待遇,別說跟東都那邊的堂親比,就是二叔泰運的兒子運煊都比不上,運煊身邊,都有五個飽學之士。
皇莊一行,我是魯莽了些,但我去皇莊的目的,還不是為了我們這個家?
父親,你何故偏心至此?
他一路有些忿忿的想著,經(jīng)過五華樓時,看到下面的侍衛(wèi),好像有些眼熟,太子在這兒?
…………
五華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