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沒幾日的學士府,從昨天開始,再一次熱鬧起來,府門左右兩邊,車馬挨墻排開,一直蔓延到兩邊的巷口,和上一次的熱鬧不同的是,這一次,學士府再也不用讓御賜的御林軍帶著家丁,環府巡視。
青石鋪就的巷道里,也有不少人面帶興奮和期待的聚在一起,談笑聲卻全都輕不可聞,一個個的,唯恐驚到了府中的主人,雖熱鬧,卻克制有序。
管家接到引爽(外交)爽長張瑾瑜的帖子,親自出門迎接時,眾人小聲議論所匯聚的低沉的嗡嗡聲,都立馬消散開來,隨即“老大人安好?”之類的話,爭先恐后的涌來。
老管家略略一看,那些恭謹里還帶著奉承的笑臉,有不少算得上是熟人,前幾日他們來時,手里都少不了瓦片,眼里更是說不出的嫌惡,不但嫌惡他們這些人,就連這座府邸,也是怎么看怎么不順眼。
被前來探視的高侍中斥走時,如市井村夫般嫌惡的朝墻上吐口水的,也大有人在。
這才只過去幾日,同樣的地方,同樣的人,表現卻如此迥異,這其中巨大的反差,讓老管家為府里和老爺感到高興的同時,也不由得對這些讀書人心生嫌惡。
他們或許書讀得夠多,學識也有,但這人品……
難怪太子殿下針對你們。
“張大人,我家老爺在書房相候,”他親自打開側門,把張瑾瑜的馬車迎了進去。
張瑾瑜朝他點點頭,看著車外的這一幕,也很是羨慕。
這一次把學士府圍住的,可不只是那些受人鼓噪的士子,整體以官員居多,他如果沒看錯,其中有不少,是站在丞相府那邊的。
這且不說,他還看到,有不少素有人望,但一直不曾入朝的名士,也在學士府外等待,見到自己的馬車被請進學士府,他們原本自矜的目光中,又都多了些羨慕和嫉妒。
黃大人,真是命好??!
“學士,”他遠遠的朝站在書房門前的黃昊拱手,“恭喜恭喜,”
“張大人,快快請進,”黃昊笑道“卻不知何喜之有?”
“恭喜學士必成一代大儒也,”張瑾瑜也笑道,“學士可知,府外皆是和我一樣,想提前恭賀之人,”
“張大人說笑了,”精氣神極好,看起來很有幾分鶴發童顏的黃昊對管家道“出去讓大家都散了吧,跟他們說,修典之事,還并不一定就是老夫主持,”
“主持之人,不是學士還能是誰?”張瑾瑜道“外面那些人,估計說什么都不會散的,他們自然都想著,在一開始就加入此等盛事中,”
“學士你看,就連我,這不也是按捺不住嗎?”他指著自己說。
“張大人能參與進來,自是老朽之幸,說起來,老朽正有事要拜托張大人,”黃昊把張瑾瑜請進書房。
看著書房里遍地的書,案上一摞摞的字紙,張瑾瑜感慨道“總算知道大人前幾日為何那般淡定,原來是早就知道太子殿下的安排,”
“也是,知道了太子殿下的這般打算,前幾日之事,委實不當一提?!?
他隨意看了看黃昊這幾日的成果,又忍不住再一次心生嫉妒。
成為太子之師,本就是幸運之至,因為誰都知道,太子將來必登大寶,屆時,一個太師是跑不了的。
沒想到,你竟然還能因為太子,在學術上也創下讓世人敬仰的成就來。
他非常清楚,這部《新華大字典》若是能順利修成,那這位黃學士,必將在青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筆。
作為儒家之人,他雖然也下意識的對段譽推行的這一系列的事,包括這部若是修成,定能極大的降低讀書識字難度的字典心生反感,但他同時也非常清楚,這樣一部字典的意義。
“張大人這是怪老朽那幾日沒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