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所以不能內(nèi)斗。
    但過幾年,等局勢再明朗些,就無法保證還有多少人依然會記得這樣的教訓(xùn),秉承這樣的原則。
    無論如何,至少在目前,段正淳的兄弟對他,比高泰明的兄弟對他,要真誠得多。
    “陛下,”段正淳的堂兄,通海都督段明政哪怕在只有他們兩個人的時候,依然對段正淳非常恭敬,“我們在秀山,已經(jīng)修繕好了足夠各部勇士比試各項武藝的場地,還在城外,也修建了足以讓兩支千人部隊演武的場地,”
    “臣想借這一次機會,向各部發(fā)出邀請,希望各個部落都能派出代表,在明年六月到我秀山,參加比武和演武,”
    “臣懇求陛下,在會見各部首領(lǐng)之時,能向他們提及此事。”
    “好啊好啊,”段正淳笑得情真意切,“我和在京的所有宗親都明白,我們之所以能在京城里安心的呆著,就是因為有明政你在通海坐鎮(zhèn),”
    “通海,是我段家的龍興之地,也是我段家的根本之地,這幾年,兄長在通海治理有方,我們在京城的人,底氣就足了起來,”
    “兄長但有所請,我豈有不允之理?何況這事,我知道,本就是譽兒起的意,你們是按照他的想法去做。”
    段明政馬上道:“太子殿下天資聰穎,才智卓絕,按太子殿下的吩咐做事,是臣等的榮幸。”
    “你我是兄弟,譽兒是你的后輩,無需這么客氣,”段正淳道:“我問你,除了此事之外,你可還有其它要我,或是譽兒支持之事?”
    “其它的,”段明政想了一下,“皇上,別說,還真有,”
    “但說無妨!”
    “太子殿下對李演習(xí)說過,會在我通海都督內(nèi),興建包括大型的冶鐵作坊在內(nèi)的諸多作坊,臣就想問問,殿下何時會著手此事。”
    這個時代的地方官員,比如像段明政這樣沒有在段譽身邊接受熏陶和教育的,自然不知道興建工廠,對自己轄區(qū)的意義,但哪怕是那些把所有的事都交代給手下去做,自己一向不沾帶著銅臭的阿堵物的清貴官員,也知道若是作坊多了,那收的稅就會多。
    或者,能拿孝敬的地方就多。
    當(dāng)然,催著段譽過去開辦作坊的段明政,肯定不會作后者想。
    段正淳笑了:“快了,快了,我向你保證,到時譽兒在你通海都督內(nèi)開辦的作坊,會超出你的想象,”
    “說起這個,明政,朕恰好還有些話想對你說,這次,我們這樣……”
    …………
    高泰明高祥明兄弟還沒抵達(dá)威楚,韋都王便已經(jīng)坐船抵達(dá)了皇莊碼頭。
    那些不對外保密,如起重機、鐵船、馳道等阿濟已經(jīng)在信里詳細(xì)向他述說過的物事,他沒有再花費時間去了解,只是遠(yuǎn)遠(yuǎ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