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瑛也聞到了,這是她老媽那號稱“冠絕京城”的東坡肉的香味。
據老爹說沒有宋朝了,那東坡先生也不知道有沒有在這個時空降生,就算降生了,也不知道有沒有在這個時間段,據說東坡肉是東坡先生被貶到黃州時研制的美食,還專門為了這道菜寫了一首詩
“凈洗鐺,少著水,柴火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蘇大文豪也是張曉瑛喜歡的古人之一,除了他的蓋世才華之外,大概也有同是吃貨的原因吧!
“開飯了。”張曉瑛站起來,掀開門簾往外看去,她小嬸嬸剛好提著一個食籃往她們這個房間來。
因為農忙時節要送飯到地頭吃,家家都會有食盒,但這個食盒顯然不是老張家送吃食到地里的食盒,說不定也是她哥昨天緊急買回來的,看著就新。
“好香!”張曉瑛贊道“嬸嬸,我娘的手藝你們都學到了?!?
葉氏靦腆地笑,她今年才25歲,是個臉蛋圓圓的青年女子,在現代,也不過就是張曉瑛同學的年紀,但她孩子都生了三個,最大的孩子都已經八歲了。
她的性格和張德進相反,穩重踏實,從不多話,大概是因為她的這個性格特點,劉桂花安排了她送飯進來。
“蕭小姐,粗茶淡飯,怠慢了?!比~氏對蕭元錦笑咪咪說道。
她進屋時蕭元錦就站了起來,此刻聽她這么說,忙說道“辛苦嬸嬸了?!?
葉氏愣了一下,沒想到這個像天仙似的小娘子會喊她嬸嬸,顯得更加靦腆了“不辛苦,你們吃得好我就高興了?!?
她打開食盒,先端出了一個湯盆,湯盆里淺黃色的湯汁浸泡著片得薄薄的白色魚片,魚片堆在中間露出了湯面,魚片上面還放著三兩小枝帶著翠色的花椒,屋里一下子充滿了酸菜魚的香味,直沁入鼻腔,一下子勾起了大家的食欲。
張曉瑛請蕭元錦坐到桌邊,自己拿起勺子舀了酸菜魚的湯汁裝到小碗里“元錦,這道菜名叫酸菜魚,是蜀地傳出來的一道菜,飯前喝點酸菜魚湯最是開胃,但也不能多喝,兩三口就好?!?
又用公筷幫蕭元錦夾了一些魚片和豆腐涼在碟子里“魚肉吃的時候需得小心點,可能會留有小刺?!?
又招呼馮嬤嬤和小福子“嬤嬤你們也一塊吃吧?!?
“這如何使得。”馮嬤嬤趕緊道。
小福子也笑著道“奴婢來伺候兩位小姐用餐吧?!?
恩公的父親高中頭名解元,不出意外的話明年肯定會去京里參加春闈,考中進士差不多是板上釘釘的事了,小張大夫轉眼就成了官家小姐。
雖說恩公肯定也會有皇上的賞賜,很可能也會賞出身,但沒聽說過兄長的功賞還會萌及自家妹妹的。
張曉瑛知道讓他們同桌用餐大概是不可能的,但是她家的菜要是放涼了味道就大打折扣了,這是浪費勞動力啊。
“我伺候元錦吃飯就行,你們在炕桌上吃吧,我家的菜涼了味道就會差很多。”張曉瑛不在意地說道,又拿了另外的盆子舀了酸菜魚端到炕桌。
她做這些的時候是那么自然,仿佛馮嬤嬤和小福子錯過了品嘗美味對她來說就是大大的遺憾似的,蕭元錦也說道“嬤嬤小福子,我聞著這酸菜魚香的很,我又不是小娃娃還要人喂飯,你們也吃吧。”
她們說話間葉氏又端出了一個蓋著蓋子的深棕色陶瓷壇子,壇子兩張手掌大小,隨著蓋子揭開,濃郁的肉香頓時充滿了屋子。
只見壇子里顫巍巍立著十余塊用細草繩系著的一寸見方的肉塊,肉塊看著有好幾層,薄皮嫩肉,色如瑪瑙,仿佛一觸即化。
“此為東坡肉,也是蜀地一位號東坡居士的大才子研制的,趕緊嘗嘗。”張曉瑛咽了一口口水,分了一半給馮嬤嬤和小福子,給自己和蕭元錦一人拿了一塊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