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跟著房車穿越了
因為蕭元燦加入了,小娘子喜歡逛的地方就不去逛了,他們直接從茶樓到了闌珊閣。
闌珊閣掌柜的親自出來迎接,把他們引到了一個裝飾清雅的包間,掌柜出門前蕭元錦吩咐了一聲:“拿賬本過來。”
掌柜的應聲出門去了。
聽蕭元錦說了這話,張曉瑛猜想這里大概是蕭元錦的產業,今天是順便檢查工作來了。
她剛剛進門的時候留意了一下,這闌珊閣雖然不太大,一層也就一百平米左右,共兩層,但是整個酒樓裝修得低調奢華,店小二的服飾是統一的樣式,連掌柜的看起來都像是讀書人。
“這闌珊閣是我娘的嫁妝,但是如今記在我名下了,我原先懶得管,這幾日他們說生意好上了一倍,安平你猜為啥?”蕭元錦笑著說道。
看著那張漂亮得似乎發光的臉,張曉瑛覺得這才是真正的十三歲女孩特有的樣子呢!狡黠又單純。
“換師傅啦?”張曉瑛說道。
她們現代時常去的酒樓就時不時地有新的師傅來推出新菜品,生意又火上一陣。
“也算也不算,是因為你寫的那些菜式,特別受小娘子們喜歡,連各府的老太太都要來,叫化雞每日定量一百只都不夠。”蕭元錦說道,又招手:“知夏拿來。”
知夏遞上一個紙封。
蕭元錦接過遞給張曉瑛說道:“闌珊閣若是沒有你的新菜式也就是不虧,養活店里的伙計和掌柜的也就剩不了多少,如今不一樣了,因此我把闌珊閣的股分成十股,你占三股。”
“這如何使得!”張曉瑛把紙封推回去。
她只是打開電腦動動手指把菜譜寫了下來就要占股份,她爹娘不得憂心死。
“你寫了這許多菜式與我,我也不能無端收下,原先想折成銀子給你,后來想想還是算成股份合適,往后你再想出什么新菜式,闌珊閣也還能繼續用。”蕭元錦說道。
那倒是,張曉瑛只是寫了十幾個菜譜給蕭元錦,而我大中華的美食之豐富震驚世界,有外國人揚言要吃遍中國結果吃了三年還沒吃出四川。
大乾人民如今的烹飪方式還是簡單得多,口味清湯寡水的,因此闌珊閣推出這些新菜后生意爆火也正常。
“那三股也太多了。”張曉瑛說道。
“不多,你一會看看賬本就明白了,盈利都靠新菜了。”蕭元錦說話間掌柜的進來了,把一本厚厚的本子遞給蕭元錦。
“公主請閱。”他恭恭敬敬說道。
掌柜的姓李,是大皇子妃娘家的家生子,陪嫁到的大皇子府,做這闌珊閣掌柜三年了,生意一直不好不壞,公主出了門一趟拿了許多新菜式出來后生意好得都快接不住了,如今店里上上下下都卯足了勁,畢竟生意好了他們收入也跟著提高。
“給安平縣主,她如今是二東家。”蕭元錦說道。
“縣主請閱。”李掌柜轉遞給了張曉瑛。
張曉瑛接過這厚厚的賬本,打開一看,傻眼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原來這就是流水賬啊!
只見上面記著正月十八日入銀八十吊錢售叫化雞一百只
正月十八日入銀二十八吊錢售姜撞奶五百六十碗
正月十八日入銀三十四吊三百五十文售雙皮奶六百八十七碗
正月十八日入銀三十六吊八百五十文售奶茶七百三十七杯……
雖然看著也挺清楚的,就是費紙,明明一頁紙都用不完就可以記清楚的愣是用了四頁紙。
她家如今開支用度都是表姐陳靈秀管著,她媽李嵐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會計,教會了靈秀表姐現代的記賬法,使用阿拉伯數字記錄在表格上,清楚明了不說,關鍵是省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