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界。
秦云帶頭,天下景從。
凡間這些個神靈,各個都目瞪口呆,有種活久見的感覺。
道門雖常言“道不遠人”,但卻格外講究緣法。
在王靈官的殿前,甚至還有“存心邪僻,任爾燒香點無益;持身正大,見吾不拜又何妨”的名聯(lián)。
雖沒有“愛信信不信滾,別打擾我飛升”這么極端,但道門也是出了名的“高冷”。
無為而為,看淡一切!
什么時候,秦云振臂一呼,天下道門景從了?
太荒誕了吧!
當然。
當了這么久的神靈,沒有人是傻子。
在道門中能有這么高的威望,也就只有那位了。
眾多神靈莫不齊齊望向了天穹,目光愈發(fā)的敬畏。
誰也沒想到,一場求雨事,竟然會演變到這種程度。
莫說是土地、山神、城隍這些小神,就連神岳這種級別較高的神靈,一時也感慨萬千。
自秦云應下求雨那一天開始,就連神岳都沒有再對秦云表露絲毫的不敬。
這個時候還對秦云這等真仙心存敵意,那不是瞧不起秦云,而是看不起自己。
無論這場求雨事結(jié)果如何,秦云必將名揚三界。
城隍望著依舊在高高祭壇上求雨的秦云,一時目光復雜無比。
“罷了!”
這燕都,秦云以后若想立廟,那就隨他去吧。
這等法力高深,氣魄無雙,手段驚人的真仙,可不是他能招惹的!
念及此處,城隍的念頭忽然豁然通達。
天庭。
“眾仙卿所奏之事,朕已知曉。”
玉皇大帝“風婆、龍神、雷公、電母何在?”
“臣等在。”
負責司雨的風雨雷電幾神慌忙從仙班中走出。
玉帝問罪道,“朕曾多次下旨降雨,燕趙韓之地為何滴雨未降,以至于釀成下界餓殍遍野易子而食的慘禍?”
“玉帝恕罪,玉帝恕罪,容臣等詳稟,容臣等詳稟。”
風雨雷電幾神又驚又怕,嚇得跪地,連連磕頭告罪。
玉帝“哦?細細說來。”
敖廣“陛下下旨降雨,臣等又豈敢抗旨不遵?只是那旱魃在燕趙韓之地盤桓不去,臣等就算有雨降下到凡間,也會滴雨不剩。”
玉帝點頭,“那旱魃是上古之神,所過之處赤地千里,倒也情有可原。風婆、龍神、雷公、電母且先回班。”
風雨雷電四神大喜,連連謝恩。
玉帝“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躬身行禮,“臣在。”
玉帝“那劍仙求雨心誠,現(xiàn)依舊不知干旱真相,勞煩仙卿下界走一趟,告知他及眾災民真相。”
太白金星“臣遵旨。”
玉帝又看向了仙班中龍王等司雨之神,道,“風雨雷電諸神,隨太白金星一起下界。旱魃干擾司雨,禍患天下,然其于上古有大功,殺之不祥。爾等下界后,可先協(xié)助那劍仙降伏旱魃。旱魃之害一解,即可開始普降甘霖,度厄救民。”
“遵旨。”
玉帝轉(zhuǎn)頭,看向了仙班中的眾仙道。
“下界苦干旱久矣,雖罪在旱魃,但天庭也有失察之過。擬旨,大恩天下,未來十年,風調(diào)雨順,災蝗不起,五谷豐登。”
玉帝一語落,整個仙班眾仙齊齊山呼,一片歌功頌德。
參與勸諫的臣子,也各個自感功德無量,“致君堯舜上”的愿望得到極大的滿足。
一時。
整個天庭喜氣洋洋,到處都彌漫著快活的氣息。
人間界。
燕國。
無數(shù)災民依舊眼巴巴的望著天空,直欲望穿天穹,但無奈天空過于高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