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以法立國,而法家核心思想就是“法、術、勢”。
但劍仙一張嘴,就說大秦在“失勢”。
這如何不讓眾人驚慌?!
別看現在秦國舉劍向天,橫掃山東六國九成祭祀。
但是。
仙神積威日久,在凡人心中地位根深蒂固,劍仙一言更勝千言萬語!
更何況,始皇帝三問,前兩問劍仙都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高評價。
劍仙對于大秦,起碼是有好感的。
但也因此,滿殿群臣,各個都誠惶誠恐,更是嚇得大氣都不敢出。
始皇帝壓抑著心頭的怒火,問道,“我大秦軍勢不壯乎?”
秦云“大秦虎賁,下可橫掃六合,上可逆行伐仙,軍勢前無古人,自是雄壯!”
始皇帝“朕之君勢不盛乎?”
秦云“陛下橫掃六合,得社稷神器九鼎認可,實天下共主陛下之君勢如滾滾洪流,無人可擋!”
聞聽到秦云的話語,始皇帝不由心喜。
“那你為何說我大秦正在失勢?”
秦云“因為大秦的‘法’太過全面,陛下治國的‘術’太過急躁。”
“哦?”
不僅是始皇帝,大殿內群臣也各個好奇起來。
尤其是宰相李斯,更是直起身子連耳朵都豎了起來。
身為法家傳人,李斯自詡不如商君,但也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現如今,秦國的各項治理方案,嚴格意義上來說,就是李斯法家思想的具體踐行。
而秦云給出的也不是批評,反而是“太健全”!
奇哉!
怪哉!
始皇帝“為何太健全也不好?”
秦云“陛下一日要批閱多少奏折?”
眾大臣沉默。
秦云的意思,眾人明白了。
法制太健全,也意味著管理難度太高人力有時窮!
始皇帝精力充沛,或許還能行。
但始皇帝的繼承人,未必就可以了。
始皇帝不同意道,“大秦非朕一人之大秦,文武百官各司其職,君臣齊心,大秦自可千秋萬世。”
聞聽到始皇帝的話,大殿內的文武大臣齊齊站出來表忠心。
一時,咸陽宮內一片歌功頌德之聲。
歌功頌德之后,始皇帝心滿意足道,“劍仙覺得我大秦滿朝文武可用乎?”
秦云點頭。
“明君賢臣,千古佳話。”
始皇帝和滿朝文武齊齊大笑。
“那劍仙可還覺得我大秦在失勢?”
秦云沉默。
短短時間,秦云對始皇帝的性格也有了一些了解。
威武霸氣,空前自信,氣度無雙!
但“自信”換句話說,那就是自負!
當然,這也不能說是錯。
任何功成名就者,都是極度自負的,在他人的眼里甚至不可理喻!
但自負更極端點說,那就是剛愎自用!
只不過,在功成名就后,所有的“自負”“剛愎”都統統變成了“英明神武”“眼界超前”。
但不幸的是,秦二世而亡!
秦云想了想,就將在入秦一路上看到的種種見聞訴說了一番。
想改變的什么都沒改變,不打仗了,但大工程太多,庶民依舊負擔沉重,沒有享受到統一的紅利。
通俗點說,和平了依舊還在搞戰時管制那一套,誰受得了?
不僅如此,秦法過于完善,百姓又處處被轄制,于統一中不僅沒能獲利,還失去了自由。
而不想改變的貴族,卻什么都改變了,在六國一統的過程中,幾乎失去了一切
“陛下聲勢如日中天,但大秦卻在失去民心。故此,我說大秦在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