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量產的優質熟鐵,設計安裝了炮耳,又專門設計了直徑大約80厘米的大號車輪,配合單腳式炮架,整個火炮重量只有200斤多點,隨便一頭牲口就能輕松拉著到處跑。
這種火炮設計目的是發射散彈,發射時先裝定裝發射藥包,再用專用的木勺倒入兩勺早已備好的鐵砂,用通條搗實,然后使用鐵錐子從炮尾引火孔位置捅開,裝好引線,點火開炮。
這種火炮可以一次打出90100粒鐵砂,200步距離可以有效擊殺無護甲目標,100步可以保證打死任何常規生命類目標,因為裝填非常方便,可以輕松做到一分鐘兩炮的發射速度。
鄧楓也懶得專門取名字,就叫“步兵炮”。這也是他研發成功的唯一一種火炮,更好的、更大的火炮全都失敗了,包括被鄧楓念念不忘的“拿破侖炮”,怎么都搞不出來。
反而是燧發槍,問題更加蛋疼。
鄧楓帶著大匠沒費多大力氣就搞出了燧發槍,因為武俠世界有很多真實歷史上沒有的黑科技,比如,彈簧這玩意很麻煩,真實的華夏歷史上從未量產過,但武俠世界中卻是基本上所有大匠都會,只是名叫“機簧”,還不明白的話,什么袖箭、劍簧用的都是它;又比如,真實歷史上槍管生產很繁瑣,但這里沒問題,最麻煩的鉆膛,一般的鋼鐵鉆頭很難勝任,但要是改成玄鐵鉆頭,那就是屁大點事。
遺憾的是,經過鄧楓實驗后發現,武俠世界的科學真的非常悲劇,武俠世界的防護和攻擊一樣,完全超出了科學時代人類的理解能力,他花了大力氣、按照真實歷史上英吉利“棕貝絲”步槍標準設計的燧發槍,想要擊殺身著優質鐵甲的目標,只有在自殺距離上才有把握,大約20步左右,這樣的火槍毫無意義。
鄧楓只能采用了簡單粗暴的方法,大口徑滑膛燧發槍,基本上就是槍管口徑換成大約22毫米,槍管長度高達800毫米,這個大號燧發槍重量偏大,但武俠世界的老百姓也是非常不一般,鄧楓很輕松把三餐管飽、時不時還有魚蝦改善生活的士兵訓練成了精兵,體力強健、能夠輕松扛著17斤多點的燧發槍到處跑。
更不要說什么狗屁的“后坐力”,那純粹是無能的小布爾什喬亞愚蠢的謊言。這種燧發槍可以保證在100步擊殺無護甲目標,或者在50步距離擊殺隨便什么標準護甲的有生命目標。
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 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編制配備更簡單,作為一名前共和國軍人,鄧楓的“火力不足恐懼癥”早已是晚期、沒救的程度。這個大雜燴世界,南宋是搶了明朝的位子,所以官職、軍制也都承襲明朝,一個小旗大約10人,5個小旗就是一個總旗,每個總旗就是最低單獨作戰單位,包括三個燧發槍小旗和兩個長矛小旗,兩個總旗就是一個百戶,每個百戶配備三門步兵炮,每門炮6個炮兵,加上火頭軍6個、輜重小旗一個以及其他功能兵種、人員,一個百戶達到了150人左右。
5個百戶就是一個鎮撫,每個鎮撫額外增加一個裝備10門步兵炮的火炮百戶,兩個鎮撫就是一個千戶,鄧楓的荊州衛所就是兩個千戶所,大約3000精兵多點,再加上一個騎兵千戶,也就是大約600精騎,也算不錯了。
所有兵種統一配發高質量半身鐵甲,就是在皮革內襯上鉚接鐵葉子,防護性非常牛掰,重量也不大,作戰時表現也極度舒適,長矛小旗前方掩護,火槍小旗后面三段式射擊,在數十次的剿匪、掃黑除惡戰斗中,每一戰都是全勝,甚至連傷亡都很小。
聽到黛綺絲介紹戰船和火炮,鄧楓羨慕的看著船上的重型艦炮,黛綺絲剛剛介紹的時候,是按照華夏的習慣,按照鄧楓的了解,這種重型艦炮應該是36磅炮,輕型艦炮應該是24磅炮,這兩種火炮的性能輕松甩出當前的華夏八條街。
“公子的意思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