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虎搖頭道,“不了,我們家要賣脆皮腸。”
韓莞幾人找到一塊空地,這一片都是賣吃食的。
此時(shí)不是晌飯時(shí)間,但依然有不少人在這里吃飯,還有住在寺后富貴人家的下人來買回去給主子吃。
那些人若想吃帶葷腥的美食,不敢在寺后的小院吃,也不愿意來小攤前跟人擠著吃,便會(huì)在寺外圍上帷幔,在帷幔里吃。
孫大根放下扁擔(dān),春嬤嬤取出爐子,再把裝著鵝卵石的鐵鍋放在爐子上。
孫大根的眼睛滿是詫異,只是笑了笑,沒有多問,就快步跑下山了,他還要忙著去地里干活。
多做少問。韓莞對(duì)他的印象很好,以后有事再找他。
韓莞燒火,斗笠壓得低低的,擋住了半邊臉。春嬤嬤開始炒石頭,石頭熱了又往里倒油。
別人的鍋里煮吃食,而他們的鍋里煮石頭,不時(shí)傳來譏笑聲和詫異聲。
“喲,總不會(huì)賣石頭吧?”
“怪怪,我活這么大歲數(shù),第一次看到炒石頭的,還要放油。是我沒見識(shí),還是這個(gè)世道太奇怪?”
香腸還沒拿出來,已經(jīng)吸引了許多人過來看熱鬧。
春嬤嬤渾不在意,繼續(xù)賣力地炒著石頭。
大虎二虎沒辯解,小模樣卻得意的不行。心道,終于明白什么叫此時(shí)無聲勝有聲了,娘親說的廣告效應(yīng),就是這個(gè)吧?
等到石頭的溫度夠了,韓莞從筐里拿出二十節(jié)香腸放在石頭上烤。
看熱鬧的人更詫異了,“還能這樣烙香腸?”
不一會(huì)兒香味就傳了出來,等到香腸烤好,春嬤嬤用竹棍叉了兩根香腸給兩只虎。
大虎二虎拿著烤腸慢慢地、極是享受地吃起來,空氣中的香味更加濃郁。
春嬤嬤也開始吆喝起來,“脆皮腸,石烤脆皮腸,皮兒脆肉香,三十文一截……”
正有人想買,一聽三十文一截,不愿意了,“一斤香腸也才六十文,這么短一截你就賣三十文,搶人呢。”
“是啊,明明是香腸,還叫什么脆皮腸,改個(gè)名兒就能訛銀子?”
大虎忙解釋道,“這就是脆皮腸,不是香腸。看看這皮兒,跟蟬翼一樣薄,吃起來是脆的。”
二虎又道,“我們賣的不止是脆皮腸,還是創(chuàng)新。你們見過用石頭烤肉的嗎?沒見過吧,當(dāng)然貴了。”
一個(gè)管事模樣的男人笑起來,說道,“這兩個(gè)小娃說得不錯(cuò),的確是這個(gè)理兒。給我來一根,若好吃我就多買些給主子吃。”
春嬤嬤拿了一根給他,笑道,“若是老爺家的小主子在山上,更稀罕這吃食。”
管事咬了一口,燙得他直吸氣,笑道,“果真皮兒是脆的,香味比香腸醇厚濃郁。剩下的我都買了。”
旁邊一個(gè)孩子一下哭起來,“他都買了我吃啥?”
這個(gè)管事專門拿了一個(gè)食盒來買吃食,春嬤嬤邊往食盒里放邊對(duì)那孩子說,“還多著呢,馬上給你烤。”
管事拿了兩個(gè)銀角子給韓莞,說道,“不用找了。”拿著食蓋就急步往寺后走去,他怕涼了影響口味。
鄉(xiāng)下和攤販賣東西多用銅錢,韓莞還是把稱銀子的戥子帶來了。十七根脆皮腸五百一十文,也就是五錢多一點(diǎn)的銀子。她秤了一下,六錢。
買脆皮腸的人一下圍了過來。富余的人多買幾根,窮一點(diǎn)的只買一根,給孩子或老人嘗鮮,特別富裕的有買幾十根的。
春嬤嬤又拿了二十根出來烤。
很快賣完,又拿了三十根出來。
韓莞讓大虎二虎坐去一邊玩,不許走遠(yuǎn)。
攤販和吃飯的客官們大聲說著八卦,主要是說天降五彩祥云的事。越說越玄,說那天天空先是出現(xiàn)萬道金光,金光中還有一座金色坐佛,坐佛消失后,五彩祥云從金光中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