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前,韓梅派丫頭來跟韓莞說,楊家大姑太太的孫女已經(jīng)有了線索,被人賣去一戶好人家,兩年前兩人得病都死了。韓莞說的小姐妹,肯定不是他家的。
老太太、韓云等人唏噓不已。
“好人家”三個字讓韓莞覺得異常刺耳。這是什么邏輯,難道他們是嫌棄周家小姐妹被賣去過不好的地方,不高興韓莞多事了?
周家小姐妹被拐子賣去那樣的地方,是因為大人沒看好,不管是不是他家孩子,都應(yīng)該更心疼才是。
韓莞想起韓梅的話,因為丟的是女孩,那家人不敢說孩子丟了,都是暗中尋訪……這是擔(dān)心名聲問題了?
韓莞又想起來,上年秋她帶周家小姐妹來京城,她們在聚滿樓遇到楊老太太,據(jù)說老太太看了她們好久。
再聯(lián)想到過年前后有一些陌生人來打探星月山莊的情況,韓莞猜測他們不一定是打探星月山莊,更大的可能是打探那兩個小姑娘。
周大娘和小姑娘太有特色,再加上那個老鴇曾經(jīng)在衙門報過案,很容易打探出她們來自哪里。會不會打聽到她們曾經(jīng)被賣去青樓,怕污了自家名聲,就不愿意認她們了?
這種秘密楊家不可能跟晚輩說,韓梅不知其中緣由。今天拿這個大瓜回去獻寶,楊家老夫婦直接不承認,或許還罵多事……
很有這種可能。
韓莞暗罵,星星又叉叉。
若真是那樣,那家人就太無情自私了。別說兩個小姑娘還小,即使賣去那里也做不了什么。哪怕長大了,真的被迫做了什么,也應(yīng)該相認并且安排好她們之后的生活才對啊。這樣不管不顧,怎么忍心。
還有一種可能,若小姐妹依然在青樓,會悄悄把孩子認回去,再把知道真相的人處理了。可小姐妹偏偏流落到自家,他們不可能處理自己,就只有連孩子都不認……若是這樣,自己相反害了那對小姐妹。
韓莞厭厭的,吃飯也不香。
老太太以為韓莞在為周家小姐妹不是那家人而遺憾,說道,“世上哪里有那么巧的事。那對小姐妹能落到你家,已經(jīng)是她們的福氣了。”
韓莞不好細說。
飯后,韓莞帶著韓苒、韓芝、韓宗亮回了自己家。那三姐弟,只要韓莞回京,就必須去她家住一宿。
之前韓宗錄不愿意韓宗亮跟韓泊深多接觸,想讓他去星月山莊學(xué)習(xí)生活,韓莞也同意了。但老太太和江氏說孩子太小舍不得,讓他長大一歲,八歲再去。
春嬤嬤一家四口已經(jīng)等在家里了。韓莞一回去,春山夫婦帶著小榔頭給韓莞磕了頭,感謝韓莞幫著找了一個更好的前程。這一家三口雖然已是自由身,心里還是把自己當(dāng)韓莞的奴才。
韓莞讓他們起來,笑道,“山子哥如今是七品官身了,不興動不動就磕頭。”
春大叔搖頭說道,“他有再大的前程,也是主子給的,不能忘本。”
春山搓著手呵呵傻笑。他在戶部當(dāng)差越來越吃力,沒有那么多心眼子,也不喜歡咬文嚼字。他升了官,同僚氣他又不敢得罪他,經(jīng)常聯(lián)合起來給他挖坑……正為難之時,沒想到去了虎衛(wèi)營當(dāng)武官,一去就是七品把總。谷
后天春山要去虎衛(wèi)營應(yīng)卯,他們一家明天回星月山莊。
韓莞又勉勵了春山幾句,才把他們送走。
晚上,韓苒依然跟韓莞睡一張床,小妮子念叨到半夜才睡著。
次日,韓莞起了個大早張羅早飯,孩子們吃完早飯后各自去上學(xué)。
韓莞去了麗影粉妝工場。工場已經(jīng)不在原址,而是買了一大塊荒地建場,比之前的兩進院子大得多。
唇膏棒已經(jīng)生產(chǎn)出來了,唇膏顏色比較單一,只有豆沙紅、大紅、玫紅、粉紅四種。其它顏色不太好調(diào),調(diào)不好沒人愿意用。四種顏色的口紅又各分了兩種品質(zhì),一種是高端的華彩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