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眾人用對聯一時半會拿不下林默,張誠幾人有些焦急,這時一直在上座看戲的杜少甫和孟文昭覺得差不多了,于是杜少甫道“哈哈,諸位與林默這出對,答對,一氣呵成,讓本官大開眼界,不過到現在為止,都是諸位出對林默答對,不如這最后一對讓林默出一對如何?”
一旁的馬若綾和何仁那是立刻來了精神,都在期盼著林默能出一個絕對,讓這些家伙閉嘴。
林默看了看羅浩,沒有回話,這時孟文昭反應過來道“這果真是絕對,每句都設計的十分巧妙,前三字皆有關聯,月明,山風嵐,石皮破,古木枯。而這個上聯又是首五言詩,當真是巧奪天工。”經過孟文昭的提點,眾人這才反應過來,紛紛對這聯交口稱贊,羅浩則是尷尬不已,這次林默沒丟臉,自己的臉面卻丟盡了,這都是林默的錯,想到這羅浩對林默那是更加痛恨。
眾人面面相覷,倒是無人敢上前應答,孟文昭也沉思良久,這林默出的上聯中含著多種意象,且為一首五言詩,且這聯飽含著一種樂觀豁達,堅忍不拔的氣勢,是一首言志詩,這一時半會還真不知道如何對。
羅浩一聽立刻附和道“教諭說的是,這既然諸位同窗還有幾位夫子都沒法接這聯,還得讓林默來解答一番。”而一旁的朱恒也跟著附和,林默皺了皺眉頭,這對聯哪有自問自答的道理,看著這幾人聯合起來找自己的麻煩,讓自己出丑,林默那心中自然也窩著火,自己今必然不能讓這幾人得逞。
林
幾人不愿的夸贊了一番,林默則只是笑笑并未再多言,一旁的馬若綾看著林默眼中有些崇敬,這下聯中“可人何,千里重,永言詠,士心志。”與上聯有異曲同工之妙,且對仗工整,意境相同,確實是無可挑剔,孟文昭和杜少甫則是十分滿意的看著林默,對他愈發喜。
一旁的侯夫子立刻竄出來道“大人,不如出一題,讓眾人寫詩以對,這詩大家都寫在紙上,不著姓名,這樣進行點評如何?”
羅浩一聽要寫詩,那是有些不愿了,他雖然紈绔,但也知道自己幾斤幾兩,這秀才都是靠關系得來的,自己連詩都沒讀過幾首,何談寫詩。
羅浩現在觀察了那洛寧許久,這但從外貌上看確實與馬若綾十分相似,但這一臉的疹子,黝黑的皮膚,不同于馬若綾的體香,以及比馬若綾高了不少的個頭,以及說口吃,特別是那平整的口都證明這人與馬若綾不是一人。
林默和馬若綾自然不知道這羅浩的想法,他們則是靜靜等著孟文昭出題,寫詩。
孟文昭思索片刻道“諸位皆是書生,這讀書
張誠立刻點頭道“如此甚好,這書生自當以讀書為重,修齊家治國平天下,皆以讀書始,諸位可要好好醞釀一番。”
羅浩自然是苦思冥想,不知如何來寫,諸位書生自然也沒幾人動筆寫詩,這時林默已經起筆寫了起來“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林默立刻知道了這羅浩的想法,立刻低聲道“你別寫,我來。”
林默此時并沒有用瘦金體,而是用一般常見的正楷寫詩,這樣就與自己的有差異,而且自己一個男子寫的,這字自然有些寬厚帶著一些男子氣概,這樣就能魚目混珠了。
馬若綾看著這事眼中滿是詫異,沒想到林默這這么短時間里連做兩首詩,且這詩文采斐然,蘊含著一種深刻的哲理。
何仁的縣試靠著何家的關系才得了縣試第三,至于府試能通過則是因為運氣好,這律令他最熟悉,他雖然不會寫詩作賦但何仁記好,做商人不能記差,這何仁也會通過背書來鍛煉自己的記憶里,這儒家經典基本上都牢記在心,帖經因此全都答出來了,而這詩賦則更簡單,他提前猜了幾個可能考的題目,其中就有這清明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