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潘樓子奇怪得很呢,當時倒毀的時候呀,從里面挖出了兩頓多重的鐵針、鐵棒和鐵農具。挖出的泥土很肥,給本村施肥都用了三年,挖出上千條五顏六色的蛇。”
“潘樓子?為啥叫潘樓子呢?”秋莎繼續問道。
“你外婆居住的那個村叫石寶村,石頭遍布全村,離外婆家不遠的地方,有個破水崗和石眼坡,從古到今都流傳著一個傳說。”
表姐來了興趣,接著說:“兩百多年前,百姓們喂養的牲畜總會無緣無故的被禍害了,而會走路的小孩會離奇失蹤,大家都不知所措。
一個長工長年給伸糧干活,每天天黑前都會把屋門外的大水缸挑滿,但是一到天亮,水缸里的水就所剩無幾,他一直找不到原因。
一天半夜,屋外水缸響起了‘噗咚’‘噗咚‘的響聲,驚醒了這位沉睡了的長工,他悄悄地打開房門,走到石水缸前,發現一條黑幽幽的大蛇,正在吞咽一只小豬,只剩兩只豬腳在嘴外了。
長工驚訝地叫了一聲‘啊’,大蛇受驚,將身體一擺,只聽得‘嘣’的一聲,石破天開,谷斗大小的水缸突然裂開,那條蛇騰起一躍,不見了蹤跡。
從長工的嘴里,人們終于找到了禍害大家牲畜的罪魁禍首,于是就把那個水缸叫做破石缸。每天夜里大家拿起鋤頭爬梳等候在那個破石缸處,可是那條蛇再也沒有現過身。
過了一年多,一個黃昏,一條挑柴的農民回家,路過石眼坡,正巧經過那個糞桶大的石眼處,他見石眼外還掉著一只紅布鞋,不僅望來了一眼深不見底的石眼,一條巨蟒正在吞咽一個娃兒,他吼叫了一聲,巨蛇連同那個娃兒瞬間都不見了。
整個村子都沸騰了,大家拿起農具跑到石眼處守著,可是直等到天亮,也不見那條大蛇的蹤跡。
聚集在石眼旁的人們,議論紛紛,怎么才能把這條長期禍害鄉親們的大蛇除掉呢?
有人提議用硫磺水來薰灌。
大家動手用煮沸的硫黃水倒進石眼里,期望薰出大蛇,幾天幾夜共用了九十九鍋硫磺水,不見大蛇動靜。
見這種方法不行,大家又聚在石眼坡議論,議論來議論去都沒有想出一個好辦法,最后村長決定,干脆用鋼釬把這個石眼坡破開,捉出那條害人的大蛇。
他們打了七七四十九天,也只打了九十米深,但對于深不見底的巨石來說,還不到五分之一。
一天正是烈日當空曬時,人們打得石頭冒火花,大家心頭也冒火,大路中走來了一個頭頂斗笠,身穿蓑衣的漢子,路過此地,見人們圍著石頭開山,他打聽了原因,掐指一算說,‘我知道大蛇在哪里?石眼處正是她的七寸。你們不必費這么大的周折,看我的。’
大家只見他閉目一念,整個石眼坡竟然晃動了起來,地動山搖,來人原來是一個道士,他給大家耳語了一陣,就在石眼旁打坐了三天三夜,人們架起了巨大的火爐,方圓幾百里的人們,都把自家的農具背了過來,最終煉制了一根直徑如糞桶樣大小,一丈零九尺長的鐵針,擇定了在午時,將這根燒紅的鐵針從石眼處釘下去,此時山搖石抖,石眼坡七拱八拐地漲起來,石眼坡上凸起了一串石包。
人們嚇得臉青變黑,不知所措,道士說:‘快點把剩余的農具磊到石眼上,再用石頭和泥土筑在上面,一個直徑達十多米長的樓子被筑了起來,高約一丈九的樓子,頂上用鐵鎖鎖住,直到鎖定,石眼坡才停止了抖動。因為當地潘家人多,就把這個樓子叫做了潘樓子。至此以后,再也沒有出現過牲畜和娃兒失蹤的事情了。不過那個道士離去的時候,留下一句很怪異的話,兩百年后蛇會復活,,就在潘樓子旁邊的樊家后代中,將會誕生出一個捉蛇妖的人。菩薩已經選定他了,連他的模樣我都看見了。’”
表姐側頭望了眼秋莎:“道士留下的話也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