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你這小人兒手勁太小,讓她們來吧。”
辛媽媽笑著推了閔熹坐在太夫人身邊,并道“這些事讓我們做,大姑娘您好好陪太夫人說話就是了。”
閔熹從善如流地笑著坐在了太夫人身邊。
太夫人不喜屋里人太多,一般他們小輩帶來的人都不會進屋,是以,薛嬤嬤和含玉這會正坐在茶房歇著。
閔熹先和太夫人說了會宮里送來的點心,接著就笑著問了太夫人薛嬤嬤要如何安排。
原本這事她應該問沈氏,可是她越了解沈氏這個人,就越不愿和沈氏打交道,索性就來問了太夫人,太夫人也能看出來她的心思。
這也是人之常情,太夫人也沒責怪,反而開始細細教著閔熹該如何處理。
一個愿意教,一個愿意學,太夫人就越說越多,辛媽媽怕太夫人口渴,期間上了幾次茶。
太夫人從前也是管家的,條條框框的說起來頭頭是道,雖然容易心軟但從不會被下人蒙蔽,有人求到她面前,她總會查清楚再幫忙,在仆婦們心中也落了個好名聲。
就是有親戚求到面前容易不知道拒絕,可能她也知道自己的毛病,很多時候這些事都交給了姜氏。
閔熹聽著太夫人從薛嬤嬤的事發(fā)散到了從前她是如何英明決斷、當家理事,笑著一邊喝茶一邊給太夫人打扇,全當聽故事了,不過不能否認她也確實學到了很多。
太夫人講的很高興,閔熹也很捧場,總是在關鍵時刻說著“真的嗎”“原來是這樣”“啊,還能這樣做”,太夫人很有成就感,就這樣,一直說到了晚膳時間。
辛媽媽來提醒用膳的時候,太夫人還有些意猶未盡,閔熹笑著說了句“下次過來再聽祖母講”,這才住了話頭。
等擺好膳,閔熹扶著太夫人去了用膳的隔間,順便留下吃了頓晚膳才回了芙蓉院。
按太夫人的意思,薛嬤嬤雖說是她的人,可她人小,當然是由府里出月例,等她出嫁以后,薛嬤嬤是要跟著她去夫家的。
七月底,秋娘子終于到了京都城,沈氏派人接到侯府,安排在了靜思居,與謝娘子比鄰。
閔熹只是家中小輩,況且還沒到入學的時候,是不用去拜見的。
因為答應了幾家通家之好家的姑娘,算下來總共就有十幾個女孩子,謝娘子和秋娘子兩個人就有些顧不過來了。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