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城。
王宮、朝議。
李牧身死、趙蔥不知所蹤,趙軍大敗而歸,所有活著的趙軍將領,基本都被秦軍關押,數量約有近十萬之巨。
光是正兒八經的作戰人員,就有近三萬余。
整整十萬人,都做了敵軍的俘虜,這種時刻,整個趙國上下,都已經快亂成一鍋粥了。
春平君與郭開二人,此刻已經是屬于同一陣營了。
因為,他們彼此都心知肚明,與娼后都皆有著說不清的牽扯。
既已如此,倒不如聯合起來,去控制整座朝堂,反正現在李牧已死,廉頗已老,而且后者還在異國他鄉頤養天年,整個趙國,還有誰能與他們對抗?
太子監國,但是尚且年幼。
一切還是由娼后出面處理。
她坐在太子趙遷身旁,一臉嚴肅的目視群臣,緩緩開口道“那些都是我趙軍的將士,整整十萬人,不可不救,不知諸公,可有什么好的意見?”
她雖然是一介婦人,但是也想守住趙王偃的江山。
關鍵,自己丈夫的江山,遲早是要交到他們的兒子‘趙遷’手中。
十萬甲士,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總而言之,不能讓他們死在秦國。
函谷關一戰,損兵折將二十萬,就連鎮國大將李牧都死了,趙國的年輕將領,無一人像秦國的李信、蒙恬、嬴淵那般,可以單挑大旗,也就說,趙國后世年輕將領,已經沒多少了。
與李牧那一代將星輩出的歲月相比,簡直就像是出現了斷層。
無將只能要兵。
長平之戰三十萬,讓趙國很久都沒有恢復元氣。
加上函谷關犧牲的二十萬將士。
整座趙國,還能有多少兵力?
十萬?二十萬?加上老兵,就連三十萬都湊不出了。
真正精銳的甲士,懂得熟練運用戰場技巧的兵將,連十萬都沒有了。
所以,此刻身在秦國的那十萬甲士,趙國必須想辦法要回來。
可是,眾臣聽到娼后的問話,各個目光對視,議論紛紛,小聲嘀咕了半天,卻找不到絲毫的好辦法。
“難道,趙國養著諸公,都白養了嗎?”
娼后有史以來,第一次讓人感覺到霸氣側漏。
她今日屬實很生氣。
平日里一個個的都自詡為無雙國士,真要是到了節骨眼上,還偏偏沒人都找到解決的辦法。
一旦有難,便迅速離開趙國,去他國謀一個好差事,也能好好活著。
食君之祿,不忠君之事,如何能夠讓她不氣?
最后,還是郭開給了一個建議,“啟稟王后,我們可派遣使者入秦,與秦商談此事。他們一不殺我們那些將士,二不放走,每日還養著他們,其原因,莫非就是想給我趙國要點錢財,只要錢財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一切都算作是善莫大焉。”
然而,他話一開口,那些趙國大臣們便開始滔滔不絕了。
其中有一人,對此事持疑問,“倘若秦國獅子大開口又當如何?我們趙國的這點家當,這幾年來,與燕斗,與秦斗,基本都消耗的差不多了,而且匈奴與胡人,時常騷擾邊境到處都是用錢的地方,哪還有什么多余的錢來給秦國?”
春平君冷哼回應,“難道,按照你的意思,那十萬人都不救了?他們雖然是趙國的將士不假,理應為趙國拋頭顱灑熱血,可是你也別忘了,那些人,更是我趙國的百姓,若是不救,該讓天下人如何恥笑我趙國?”
一時間,整座宮殿內,充斥著兩種聲音。
一曰救,二曰不救。
想去救那些將士的人,基本都是趙國本地官吏或者士紳大族。
十萬將士,有很多還沒脫離生產,趙國的土地,需要他們。
那些不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