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將軍的回應,讓嬴淵來了興致。
他笑問道“本侯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你應該是姓趙?”
那將士抱拳道“回侯爺,末將姓趙名聰。”
“曾跟過誰?”
“啟稟侯爺,末將曾跟隨過蒙武將軍,后來大王親政之后,對各大營做出調動,于是末將便來到了驪山大營,之后,便一直在王翦將軍身邊擔任將軍一職。
曾參與過五國伐秦之戰、咸陽政變、函谷關戰役,但是在王翦將軍征伐趙國之時,不幸負傷,那一戰,未能堅持到最后。”
聽他做了一個簡短的介紹之后,嬴淵不敢對其輕視。
不管怎么說,能參與這么多次大戰,足以見證其非凡。
此番率軍出征,他也只是聽王翦說,此人可堪大用,但是不想履歷居然如此精彩。
“很好。”
嬴淵以示親密,特意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道“等此戰結束,回到咸陽之后,就留在本侯身邊做事吧。”
“多謝侯爺栽培。”
趙聰喜出望外。
野王城前一處險要山道中。
李通將大軍駐扎在此。
“野王城,地勢險峻,處三河匯聚之要道,要是我們能將這座城拿下來,那足以是一件名垂青史的戰役!”
營帳中,他目視諸將,發出堅定聲音。
無人質疑什么。
“此城易守難攻,諸位說說看,可有良策?”
此言一出,諸將士都在思考或發言。
最終,李通指向三處大河的水口,沉聲道“最近天氣愈加嚴寒,河面一旦結冰,我軍難有勝算。所以,本將打算,在此之前,放水淹城。”
此刻,有將士提出疑惑“將軍,此時不在汛期,放水淹城,只怕效果不大。”
“我們所要的結果,是讓敵軍陣腳自亂,給我們制造攻城的最佳時機。”
李通心中已然有了決斷。
高郡城中。
白亦非正在思考接下來的戰略。
整座議事廳內,沒有一個人敢大喘氣。
生怕打擾到他的思維。
“你們猜此刻的秦軍大營,究竟有多少人馬?”白亦非似乎有了一個大膽的設想。
有人開口回答道“昨夜莊亨將軍率領一萬人襲擊秦軍大營,卻被全殲,基于此,末將猜測,怕是至少有六七萬人,否則,一萬人對陣兩萬,不可能一名士卒都無法逃生。”
“本侯卻以為,此刻的秦軍大營,根本就沒有多少人。”
白亦非說出自己的推斷“倘若他真的是將所有人馬都帶來的話,應該會向我們猛攻才對,畢竟,魏國的援軍即將就要到了,他此時不攻,往后便更加沒有機會。”
“侯爺的意思是說”有將士欲言又止。
“命令全軍將士,嚴禁外出,死守高郡。本侯倒要看看,這個嬴淵究竟要搞什么鬼。”
嬴淵到底還是輕看了韓國,本以為按照韓國內部的情報組織,得到野王被圍的消息,應該是七日后了。
然而,距離莊亨部被全殲之后第四日,血衣侯便得到了野王城遭遇秦軍圍攻的消息。
其實,在這個時間點,李通才剛剛實施自己的計劃而已。
秦軍大營內。
嬴淵心懷憂慮。
就在當天夜里,秦軍便遭遇韓軍突襲。
雖說一直早有準備,但是依舊損失慘重。
到了這個時候,他就已經推斷出了,怕是那個白亦非,已然知曉自己是在故弄玄虛。
不敢再有所耽擱,在秦軍退下之后,著令全軍撤退。
可是不料,在這時突然聽到白亦非的聲音“冠軍侯,沒想到,你也有今日啊!”
這番話,透著內勁,距離應該比較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