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淵出征之后不久,為了防止魏國派遣軍隊援趙,嬴政特意命王賁率領三萬輕騎駐扎在了秦魏邊境,準備隨時應對有可能會發生的突發狀況。
不過,這根本就是多此一舉。
因為伐趙的進程可謂異常順利。
秦王政十五年春。
嬴淵占領彰水一帶。
趙蔥敗退之后,大軍囤聚在了邯鄲城外百里處的山巒當中。
秦軍若想進軍函谷,那里是必經之地。
大營中。
嬴淵閑庭散步。
滅趙已經是大勢所趨,即使這個時候李牧復生,也絕無回天之力。
季末緊緊跟隨在他的身后。
這種時候,李通一般都在巡視前軍,探究敵軍動向。
“你是本侯最親密的部下,這些年來,隨著南征北戰,軍功的不斷累計,李通這小子,有了不少變化。”
嬴淵邊走邊道。
其實季末心里很清楚,在第一次大舉伐韓的時候,李通為了大局考慮而沒有去援助侯爺,在那個時候,侯爺的心里就有些不舒服了。
這些年來,李通的做法,都給人一種感覺,那就是想自立門庭,不想繼續在以嬴淵家將的名義出現。
其實早在隴西郡的時候,李通只是一個邊關守將而已。
要不是嬴淵發掘了他的軍事天賦,估計他現在已經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戰死了。
“侯爺,末將認為,李通還是對您保持忠誠的,不然,也不會在您不同意的情況下,識趣不敢獨立出去了。”
季末言辭誠懇道。
自立門庭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在未來,有望成為軍中新貴,就像是蒙家一樣。
然而,做嬴淵的家將,除非是他當了秦國的王,李通能夠平步青云,除此之外,就只能以家將的身份參與戰爭。
至于爵位,也是累計在嬴家身上,與他沒有絲毫關系。
可是這樣做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永遠都有一個保護傘。
可是,隨著嬴淵這些年來與秦王政的關系并不融洽,李通自然而然的就有了一些別的念頭。
“他那是對我忠誠嗎?他是怕丟了自己的前程!他這個人,本侯還是了解的。”
頓了頓,嬴淵想到一件事情,“好了,不說他,本侯聽說趙國老將司馬尚取締了春平君的將帥之位,打算將所部推移至前線,與我軍對壘?”
季末點了點頭,神色凝重道“確實有這件事情,聽說這個司馬尚精通兵法,曾經與龐煖關系較好。”
“此人不得不防,你派人告訴郭開,讓他廢掉司馬尚,無論如何,都不可讓他來擔任主帥這個位置,事成之后,本侯答應他,可以做一地郡守,安享晚年,其后代子孫,都可享受大秦厚待。”
現在郭開已經算是‘自己人’了。
司馬尚自信滿滿的趕到戰場第三天,就被趙王遷下令廢掉。
這一個舉動,可謂讓彌漫著亡國之音的趙國雪上添霜。
秦王政十五年六月。
嬴淵下達總攻命令。
三路大軍,浩浩蕩蕩,攻向邯鄲。
趙蔥戰敗自殺。
顏聚被俘,絕食而亡。
春平君逃之夭夭,不見蹤跡。
娼后率領尚且年幼的趙王遷,出城乞降。
至此,趙國被秦所滅。
由于大捷消息還未傳到咸陽城,所以,在沒有王上的命令下來之前,是由嬴淵接受了對方的投降。
他站在娼后以及年幼的趙王身前,一種無形的壓抑感便是脫穎而出。
讓他們母子不僅膽顫心驚,還胡思亂想。
他們擔心,自己的命運,最終會像韓王安一樣,死于非命。
嬴淵也知道他們在擔憂什么,從趙王的手上結果王璽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