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最為艱難的時刻。
倘若在這時撤軍,我們等同于是前功盡棄了,不僅士氣會受到極大影響,屆時,再去組織想這樣規(guī)模的攻城戰(zhàn)役,難處將會很大。”
嬴淵擅長攻城,他很清楚,攻防之間,拼的就是一口氣而已。
倘若這口氣自己先泄了,那么,下次攻城之時,所付出的傷亡,將是現在的數倍不止。
嬴淵親自督戰(zhàn),連續(xù)攻打四天左右,最終將昭關城打開一道缺口。
為了這道缺口,秦軍付出了將近六萬人的代價。
待所有秦軍匯集一處后,嬴淵下了總攻號令。
這場浩瀚戰(zhàn)役,從白天一直戰(zhàn)到夜晚,甚至是兩天兩夜過去了,戰(zhàn)火仍然沒有絲毫停歇。
最終,將士大舉攻入城門,與楚軍展開巷戰(zhàn)。
這場戰(zhàn)爭,在敵我雙方經歷了慘痛的代價之后,也開始逐漸走向尾聲。
羋啟目前不知下落,應該是在城主府中做垂死掙扎。
而項燕,已經親自抬起長槍,去與秦軍廝殺在第一線了。
越來越多的秦軍甲士,將這位楚國最后的虎狼之將團團包圍住。
此刻,他的身邊,已經沒有自己的將士了。
全部慘死在了敵軍的屠刀之下。
那都是萬里挑一的好男兒,為保家衛(wèi)國,不惜此身。
項燕戰(zhàn)到筋疲力盡,戰(zhàn)到依靠長槍才能屹立不倒的時刻,才沒了氣力主動向秦軍發(fā)起進攻,被迫進入到了防守的局面。
而此時,嬴淵也已經入城,看到渾身血漬,披頭散發(fā)的項燕,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敬畏之意。
不管他們有著怎樣的恩怨,此刻,在他眼中,項燕的確稱得上是楚國最后的脊梁,這樣的將帥,是值得自己去尊敬的。
不去尊敬對手的人,也很難長存于世。
“項燕,你敗了,在開戰(zhàn)之時,本侯就向你說過,當初你在淮水支流河畔,放了本侯。
本侯也并非忘恩負義之輩,今日,本侯可以給你一個活命的機會,帶著你的族人,投降于我大秦,否則,你只有死路一條!”
嬴淵淡淡開口道。
被眾人團團圍住的項燕,在聞聲之后,冷笑連連起來,“嬴淵,到了這種時刻,何須惡心本帥?自古以來,成王敗寇,莫不如是。
爾等聽著,我!楚國大將軍項燕,今日敗于你等手中,雖是天意,但亦有人為!是非成敗,任由后世人評說!我已問心無愧!”
言語剛剛落地,便抽出腰間佩劍自刎。
非常干脆利落,似乎,他早就想到了自己今日的結局。
嬴淵望著他死去的那一刻,心中沒有半點波瀾。
他很清楚,以項燕的性格,肯定是不屑茍活于世的。
只是,這樣一來,他又少了一位故人。
是故人,而并非在此刻還將他視為對手。
他也懂得,那四字‘亦有人為’是什么意思。
如果一開始,楚王熊元毫無保留的信任他,或許此刻,秦軍將士就連壽春城都未攻下來。
可惜,幾場在楚王干預的大戰(zhàn)中,楚軍的有生力量,已經消滅殆盡了。
“將他厚葬,立碑,供后世人憑吊!”
嬴淵很尊重生平當中遇到的每一位對手。
因為他們都是震驚后世的人物。
項燕,項羽的祖父,楚國末年大將,一生罕有敗績。
為戰(zhàn)爭而生,最終死于戰(zhàn)爭,倒也算得上是死得其所!
項燕一死,也象征著楚國滅亡的結局不可逆轉了。
“侯爺,羋啟正在城主府中,他說,要在臨死之前,見您一面。”
蒙恬來到嬴淵身邊作揖說道。
后者輕笑一聲道“羋啟有負國恩,即使他不來見本侯,本侯也是要見他的,本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