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竟有奇效。
太子一一道來,聽得下頭的人,直呼,“這般,是有如神助。”
既然太子稟報了,皇帝自該論功行封,“馮卿,你父親乃是我大佑良將,日后你跟在你父親身邊,必能成就一番作為。只是,你父親已然是一品大員,朕思來想去,也只能為你賜婚,著擬旨賜顧氏為四品慧安夫人,著吉日成婚。”
皇帝這般說的,似是合情合理,馮將軍已然是武將之首,若是再升了小馮將軍的官品,終歸是帝心難安,若有人心存歹意,與江山社稷有害。
便封了女眷,親自給他們賜婚,又給了顧明慧誥命,也算是,天大的顏面了。
“臣,請旨謝恩。”小馮將軍抬高了聲音,即便知道皇帝這般賞賜,到底是沒給他實權,算不得豐厚,可抬了顧明慧的位置,卻正合他的心意。
日后便也不必怕誰,再拆散他們。
皇帝封完馮家,便又將視線放在了,顧父身上,“顧卿雖擅自動用軍餉犯下大錯,可卻能及時救百姓于水火,功大于過!朕知顧卿最要緊的便是獨女,朕便賜你個稱心如意,著封顧氏夭夭,為皓月縣主,賞銀萬兩。”
能賜顧夭夭,在顧父心里,自然比他得了榮寵還要高興,連忙謝恩。
而后,皇帝才又看向了葉父,似有些為難,不過很快便緩和過來,隨即緩緩的起身,親自將葉父扶起來,“葉兄辛苦,著,官復原職,這兵部交給你,朕才最放心。”
葉父起身后,往后退了一步,避開了皇帝的手,而后再次下跪,“臣,謝主隆恩。”
無,一處逾越之處。
謹小慎微,戰戰兢兢,像是害怕撐不起皇恩浩蕩。
原本,兵部尚書犯了錯,尚書之位空閑,葉父回來,正好開了這個空當。
皇帝這般,其實算是,不賞不罰,不過是給了他應該得的。
流放半年的苦楚,卻也白費。
一句葉兄,便想著將人打發了。
皇帝緩緩的收回了手,而后挪步至顧明辰跟前,讓人扶著他坐上了輪車,“你是最大的功臣,可有什么想討要的?”
顧明辰抬頭,定定的看著皇帝,而后沖著皇帝抱拳,一字一頓無比清晰,“臣,想要進吏部,肅朝綱,立律法,整風氣,報朝廷。”
靖王之亂,亂在靖王也亂在,朝中有些官員,心術不正。
顧明辰這般提出來,似乎也應景。
顧明辰畢竟,沒有考取功名,雖說立了功,可能不能得到他所求,進的吏部,端就看皇帝的心思。
皇帝負手而立,突然輕笑一聲,“朕以為,你會求朕為顧卿開恩。”
畢竟,大佑以孝治天下,父親還在牢中,他如何享得榮華。
這些日子,下頭的人都在議論,顧明辰乃是罪臣之后,即便立功身上也會受人非議。
若是顧明辰聰明,今日就應該為顧大伯求了恩典,脫了身上罪臣之后的名聲,而后殿前考取功名,雖說慢些,可卻是最坦蕩之路。
顧明辰眼微微的瞇了起來,這路旁人能看出,他自然也明白。
可是,他卻不相等。
“若臣攜功便求圣上開恩,那要律法何用?入朝為官,便有系萬民為一身的職責,尋不得一絲私情。”顧明辰抬起臉,一字一頓,說的清晰,決然。
左右,他為官的時候,顧大伯還沒有出事。
而顧大伯出事后,并沒有判定連坐,所以,就算旁人非議又如何?
皇帝聽后仰頭笑了一聲,而后拍了拍顧明辰的肩膀,“年輕人。”
而后,大踏步的重新坐回自己的位置,“吏部,當就該如顧卿這般,鐵面無私!”
這般,便是應允了顧明辰的請求。
顧明辰松了一口氣,而后便是滿心的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