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從未見過這般毫無生氣的太子。
心,總是慌的厲害。
也幸的太醫說,身子無大礙,不過是傷了風寒。
只不過,太子脈搏低沉,怕是勞累過度所致,以后要注重歇息才是。
“勞累,如何能勞累了?”皇后一聽不由的抬高了聲音,而后冷冷的撇了一眼立在一旁伺候的人,“說,太子是如何累著的呢?”
下頭的人得了太子的吩咐,皇后問只管跪著,便就不吱聲。
皇后惱的站了起來,“你們骨頭硬是吧,來人,將他們給本宮帶下去,本宮瞧瞧,是你們的骨頭硬,還是宮里的手段硬?”
皇帝看皇后正在氣頭上,只給下頭的人使了個眼色,讓他們掂量著點,肯定不能真的傷了東宮的人。
伸手將皇后攬在懷里,等著皇后心緒平穩了,皇帝才說道,“你該,相信咱們的兒子的。”
太子素來沉穩,能讓他不管不顧的,大約只能是葉驕陽了。
這一點,她倆心里都有數。
皇后擦了擦眼角,“從前我怕他不懂得愛女子,如今我卻怕了他了?!?
原來不是不懂得愛,是愛,早入了骨髓。
自從知道太子的心思后,皇后都覺得無顏面對顧夭夭了,于旁人而言,她身處后位,又得圣心,可跟顧夭夭她們一比,這又算得了什么?
葉家,肯定不愿意將女兒嫁入后宮。
皇帝也曾說過,太子既然敢對葉驕陽動心思,后宮的事,怕是心中有數。
可他們知道,談何容易?
皇帝微微的嘆息,“人呀,想得到什么,哪里有不付出的?”
皇后靠在皇帝的身上,話,她都懂,可處事上又總不能冷靜,看見自己兒子如此受苦,她都忍不住想要去求顧夭夭,讓她點頭同意驕陽和太子的事。
其實,這些日子想起來,太子對葉驕陽的心思,總是有跡可循,無論他找了多少借口,其實都是關于葉驕陽的。
他來同自己為玉姫公來要賞賜,卻是要護著葉驕陽,不讓葉驕陽受一定點的委屈。
還有那什么簪子,估摸是在打聽,葉驕陽的蹤跡。
大約男子生性便同女子不同,皇帝卻表現的很是冷靜,人是吃五谷的,生病本也就是常態,太醫都說無礙了,那肯定是不會有事的。
再說太子這婚事,天下女子千萬,他就非葉驕陽不可,那吃再多的苦也是他應該的。
至于空置后宮,能辦成太子的幸事,辦不成也怨不得旁人。
男子漢大丈夫,該就要,行事干脆利索。
雖說有皇帝開導,可皇后總還是忍不住,給顧夭夭送了消息。
顧夭夭聽聞,太子暈倒的消息,驚了一跳,也沒想旁的,總是怕出事,便攔著葉卓華沒讓葉卓華上早朝。
至于太子對葉驕陽的心思,下頭的人肯定不會知道的。
葉卓華打了皇帝,自也不會傳出去的。
大家就半夜開宮門的事,也爭論了一番,有人自然是主張要按規矩辦事,可是大部分人是覺得,太子是大佑未來的希望,且太子平日里處事穩重,若非情非得已,斷然不會做出這般沒有規矩的事來。
再則說,太子這是去外頭查案勞累的,自該是的大佑的功臣。
不能因為太子的身份,而無視功臣。
看著下頭人爭論,卻沒有人去注意到,太子進京是什么時辰,城門是誰給打開的?或者,太子沒按照規矩提前去進來了,那么進來之后又去了什么地方,為何會突然暈倒?
明明有處處疑點,卻沒人注意,說明他們真的心服于太子。
皇帝看見這一幕,心里其實也是沉甸甸的,眾人這么在乎太子,若是太子提出將來后宮空置,下頭的人又作何感想?
太子所想要走的路,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