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筱雅的強塞之下,原主被迫收下了那一張對她來說具有侮辱性的卡,狼狽的離開。
原主曾經以為,這樣的羞辱,就當做是自己識人不清的代價,從未想過要報復回去。
可白筱雅不愿意放過原主,白筱雅回到南家,擠掉了原主之后,想要代替原主的身份,將她曾經的人際交流和人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她想要證明自己并不差給原主。
可惜白筱雅天分不足,有沒有后天的努力,總是會平白無故的鬧出笑話,每每這個時候,身邊的人總是會下意識的那她和原主比較。
然而得出的結論卻不是白筱雅想要的,沒有人會覺得這個只會鬧笑話的人,能夠比得上原主這個行事落落大方的人。
怨恨,就這樣累計沉淀下來,白筱雅始終覺得,要不是原主搶了她的身份,她今時今日就不會這樣的狼狽。
真正讓白筱雅這顆點燃的,是牧塵母親無意間的一句話。
原主曾經雖然是大家閨秀,但是對于自己的未來婆婆,原主是用心的去討好了。
為了讓自己的未來婆婆滿意,原主還特意去學習了廚藝,每次去牧家做客的時候,原主都會親自下廚,讓牧家的人嘗嘗她的手藝。
這一點,是白筱雅所做不到的。
白家雖然沒有南家那么的有錢,但是白父白母堅信女孩子要富養,所以半點的家務事都沒有讓她動過手,更別說做飯。
白筱雅每一次去牧家做客的時候,只會陪著牧塵小聲的說悄悄話。
時間一長,一兩次還好,可白筱雅卻是次次都是這樣,牧塵的母親難免就生出來意見。
不過就是一個被窮人養大的女孩,居然半點家務事都不會,反倒是原主這個大家閨秀,卻能做出一手的好菜。
再加上白筱雅的人際關系處理的不好,和原主相比根本就是天差地別,根本就不能為牧家帶來更多的利益,牧父對此也是頗有微詞。
白筱雅沒有察覺到這些,直到再一次去牧家做客的時候,一進門就拉著牧塵會放房間說悄悄話的時候,牧母終于是忍無可忍了,直接開口說了。
誰知道白筱雅卻覺得自己沒錯,一天到晚都在廚房待著,很容易變成黃臉婆的。
一句話,立馬捅了馬蜂窩。
牧母是一個以家為重的女兒,覺得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的吃飯,要自己動手才有意義,所以每當牧塵或者牧父在家的時候,牧母都會親自下廚,這也是原主特意去學校廚藝的原因。
而現在白筱雅的一番話,在牧母看來白筱雅這就是在指桑罵槐。
本來牧母就已經是上了年紀,怎么可能還和十七八歲的小女生一樣皮膚細膩光滑,這些年來即使自己好生保養,可依舊何時沒能擋住歲月的侵蝕,這眼角的皺紋還是一個勁的冒出來。
牧母一上火,就此地的撕開了臉皮,有什么說什么,白筱雅也是不甘落后,既然牧母敢說,她也就敢懟回去。
兩人越說越來勁,知道牧母一氣之下說出白筱雅根本就比不上原主,要不是當初和南家訂婚的時候,說的是南家的女兒,她根本就不會讓牧塵娶白筱雅,原主比白筱雅好上一千倍一萬倍。
這句話,讓白筱雅心中的怨恨徹底的爆發,白筱雅表面看起來開朗有自信,可實際上她自卑又自負,總是覺得自己不比任何人差,可沒有一個人覺得她比得上原主。
再加上,雖然自己很不愿意承認,但是牧塵確實是自己從原主那里搶來的,她時刻但心中原主的優秀會把牧塵的心勾走。
牧母的一番話,直接讓白筱雅看清楚其他人真實的看法,明白了只要原主還在一天,她就不可能真正的走進牧家所有人的眼中。
除非,原主徹底的消失!!!
法治時代,白筱雅自然是不敢暗中讓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