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元旦剛過,吳光耀在環球大廈召開了股東大會,這一次連匯豐銀行的大班都邀請了。
吳光耀、賀遠章、桑達士、蓋伊(匯豐大班)四人,在會議室準備開會。
匯豐銀行的兩名代表有點興奮,大概覺得新的一年開始了,吳光耀準備拿去年賺的錢出來,給大家分紅了吧!
自去年七月底到現在,環球航運在五個月的時間里,凈賺18億美元,而且這個行情還在繼續。
就算把貸款全部還掉,也還有9000多萬美元的現金流;當然,吳光耀自然不會提前還清貸款。
吳光耀把手中的四疊資料,分發給三人,自己留下了一份。
這些資料首頁清清楚楚的寫著‘四億美金計劃!’,讓其余三人看了就膽戰心驚。
半響,蓋伊率先不可思議的抬起頭,說道“吳先生,你知道四億美金是什么概念嗎?”
吳光耀好笑的說道“我當然知道,我可是在最近的五個月時間里,為大家賺了18個億;那么我問蓋伊先生,四億真的很多嗎?”
蓋伊愣住了,心里想到,是啊!
這行情再來個四個月,不就有了四億美元了嘛?
蓋伊之所以反應如此大,那還因為匯豐銀行在過去的一年里,全球凈利潤也不過4000萬美元。
這十倍的差距啊,而且環球航運還沒有用到一年時間!
好在,這種行情是幾十年難一遇的,不然匯豐銀行都想自己開航運公司了!
當然,還得考慮航運大蕭條,那可是直接要倒閉一大片航運公司的行情。
“吳先生,你覺得這個行情還會持續四個月時間?”桑達士追問道。
吳光耀喝了一口茶,才說道“還是那句話,我也不清楚;哪怕是再持續兩個月,我們環球航運就有2億美金的現金流,難道你們匯豐銀行還不肯貸款?”
“可是,吳先生,就像你以前說過,這次事件以后,航運會陷入低潮,那么你為什么還如此瘋狂的擴張,我們完全可以穩定擴張,減少不必要的風險。”桑達士說道,這個四億美元的計劃太夸張了,要不是環球航運是這位的絕對控股,那么此時匯豐銀行兩位代表一定會跳起來反駁。
“短暫的低潮而已,等我們造好船,早就恢復了正常水平。你們想想看,歐美的工業水平是不是潛力無限;比方說,汽車的保有量,那么覺得未來幾十年,會不會瘋狂的增加,歐美家庭都普及下來。總之,我預測在六十年代,歐美的工業將進入真正的蓬勃發展。那么憑借我們環球航運在這次事件的表現,恐怕以后歐美的航運界,環球航運就是真正的航運明星了”吳光耀解釋道。
這就是招匯豐銀行入股的壞處,當然相比壞處,好處那就更多了,以后匯豐銀行為了自己的利益,怕是英資洋行都可以出賣。
“既然你覺得東瀛造船業已經趨于成熟,而價格又是歐美造船廠的80,那么你這次為什么,還要在歐美打造兩億美金的船只?”蓋伊又問道。
吳光耀的計劃書上面,設計到方方面面,問題多也很正常。
“既然要在這些國家展開業務,怎么能不交好這些國家的政治人物,那么這個船只訂單就是一種拋磚引玉。造船業屬于重工業,用工很多,只要我們在一個國家打造幾艘萬噸船只,就能收獲好評一片。這就是所謂的投名狀,只有這樣,我們環球航運在這些國家才能更順利。而且,這么多船只,東瀛根本造不了。你們說呢!”
吳光耀可是記得,董云浩在法國打造的15萬噸船只下水,來了一個副部長級別的官員,董云浩都不怎么滿足,覺得是法國對自己不重視。
所以相反,造船業真的很受各國歡迎!
吳光耀在東瀛已經造了不少船只,首相都到過兩次,內閣部長級別的官員更是次次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