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春天!
吳光耀拉開窗簾,推開窗戶,入眼的是對面一片翠綠的山脈;
頭微微低下一點,入眼的是一片草地,是后世的哥爾夫球會(高爾夫球場);
頭再微微向南偏移,入眼的則是深水灣海灣和沙灘。
回過身子,床上還有一位美少婦,不是林月如是誰!
“幾點了?”林月如迷迷糊糊的問道,顯然還未睡醒。
“6點了,我去跑步,你要不要一起!”吳光耀邀請道,不過根本沒有寄予希望。
“不要,回來記得叫我起床上班!”林月如說完自顧的閉上眼睛,睡了起來。
吳光耀得意的笑了笑,不是林月如不愛鍛煉,而是自己每天晚上精神好,折磨她的夠嗆。
早上八點半,吳光耀出現在長江實業,職員和管理層紛紛問好;
他們的眼神充滿著敬佩,‘鯊膽耀’名不虛傳,又一次抄底成功。
此時,港島的地價已經趨于穩定下來,甚至有回升的趨勢;
綜合原因有三方面
第一,觸底反彈,房價和地價在1958年底已經跌到底部,即業主不愿意賣,抄底的人多了起來。
第二,港府在1959你那1月發布了一個數據,該年港島本地公司注冊數為3620間,外國公司392間;全年貿易總額82億港元,進口貿易49億港元(轉口港貿易),出口貿易22億港元(工業生產總值),對內地貿易11億港元(出口為主),經濟形勢一片大好。
第三,因為各種原因,港島再次迎來人口暴增潮;對面源源不斷的流入人口,將廉價的勞動力,也為房地產帶來了一絲希望;不少人都知道,港島前一波房地產的火熱,有一大部分原因就是內地來港人口基數大。
來到自己的辦公室,吳光耀坐下之后,也就一盞茶的時間,史俊就來到了辦公室。
“老板,中區有塊地王要拍賣!”
聽了史俊的話,吳光耀立馬來了興趣,說道“什么樣的地王?”
“這塊地皮在中環輪渡碼頭的后面,如果用來建高層商廈,足以俯瞰整個維多利亞港口。這塊地皮55萬平方尺,港府規定投拍底價為400港幣每平方尺,也就是底價為2200萬港幣。”
聽完史俊的話,吳光耀略顯激動的說道“那天開始拍賣?”
“半個月后,報名截止還有10天。”
“用長實的名義去報名!”
吳光耀毫不猶豫的指揮史俊去報名,因為這塊地實在太好了;
眾所周知,中區是港島的商業中心,商廈林立,哪怕是后世,也是清一色的高樓大廈。
但是這些大廈雖然在繁榮的中區,卻很少有瀕海的大廈,因為瀕海的地盤基本是港府的行政單位和社會公共事務所在地,比如說中區警察總部、中區消防局、中區軍營、抽水站、污水處理廠、中環輪渡碼頭等。
在1970年,置地公司花了25億港幣的天價,拍賣了一塊地皮,建成了后來的怡和大廈;這塊地皮就在中區填海地段,建成的怡和大廈就可以俯瞰整個維多利亞港。
史俊說的中區地王,吳光耀也是知道的,來港島這么多年來,熟悉的再熟悉不過了;這塊地皮位于中區填海地皮上,中區輪渡碼頭的后邊,對面就是尖沙咀;不出意外的話,應該和后世的怡和大廈相隔不遠。
而400港幣每平方尺的起拍價,稍稍有點貴;但是別忘了這里是中環,這塊土地的性質是商廈,這個價格已經很劃算了;再過10年,這里的地皮將是10倍以上。
港府之所以拍賣這塊地,吳光耀也有一些猜測,無一是想炒熱地價,畢竟港府的財政收入主要靠的就是這個。
對這塊地,吳光耀卻是志在必得,吳光耀雖然在本島這邊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