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1港幣?!?
吳光耀聽了1港幣只能買一桶爆米花和一杯可樂并不驚訝,因為這就是自己的意見;
雖然爆米花和可樂早在四十年代就已經走進歐美影院,但是價格絕對不敢定在電影票一半的價格。
此時港島的電影票普遍都在2港幣左右(人均月工資160港幣),而一個爆米花和可樂的組合套餐就是1港幣,想想有多賺;
再加上長江院線一共是五個廳,其中三個廳可以各坐500人的規模,兩個廳可以各坐280人的規模;
而港島其它的院線撐死了能坐兩三百人左右,甚至一百來個人而已;
人多了自然運營成本也降低了,所以吳光耀相信,長江院線又是一大賺錢利器;
按照院線和制片公司五五分成的比例,吳光耀相信院線比制片公司還賺錢;
制片公司可以在很多院線排片,但是電影院也可以排幾個電影上映,所以院線才為王!
未來長江院線不一定只是選擇在商業體發展,只有有適合的場地,都可以發展這種規模的電影院。
通過安檢通道,一行人來到1號廳參觀。
“夫君,這后排可以看得清嗎?”林月如好奇的打量著巨大的電影院。
“陳經理,能放廣告嗎?給我們體驗一把!”吳光耀開口說道。
陳平連忙說道:“能的!請您們稍等?!?
電影前面插播1分鐘的廣告,是吳光耀提出來的,就是不知道效果怎么樣?
不過既然前世能存在這種想象,這個時代也應該可以。
再說了,只要廣告拍的好,這個時代的觀眾一樣好奇。
吳光耀和林月如特意走到最后一排(第20排),打算體驗一下效果;
幾分鐘過后,大廳關燈,大屏幕開始亮起,很清晰,一點不糊;
當然,也有這個時代沒有電腦手機,大家的視力都非常的好,不存在近視。
.......
離長江院線開張還有半個月,但是東方報社的報刊,已經開始大肆宣傳長江院線。
僅憑‘長江’兩個字,就足以壓制行業人士了,一些紛紛制片公司紛紛打聽詳情。
而長江院線總經理陳平,則先來到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簡稱電懋)。
在邵逸夫來港之前(1957年以前),電懋就是港島電影風頭最強勁者;
電懋的老板陸運濤,殺得邵逸夫的二哥邵村人片甲不留,港島邵氏電影一蹶不振,心灰意冷。
1957年,邵逸夫來港,勢要和電懋公司再較高低。
港島的電影公司有很多都屬于左派和右派,政治宣傳味道太濃;
但是觀眾不買賬,誰有心情看你那些說教電影;
所以,電懋的商業電影,自然就非常有市場了。
“陸老板,在下是長江院線的總經理陳平!”陳平不卑不亢的說道。
陸運濤自然知道了長江院線的存在,畢竟這兩天報刊上頻頻出現長江院線的新聞。
“陳經理你好!你來一定是為了合作的事情吧!”陸運濤熱情的說道。
沒法不熱情啊,院線就是制片公司的老大,更何況還是帶‘長江’的院線;
在港島有這樣一個說法,凡是吳光耀的生意,做他的對手是最難受的;
從中可以看出,吳光耀做一行有多么的精,實力有多么的大!
“恩,電懋公司拍攝的電影,是港島數一數二的商業片;我們自然愿意和你們合作,就是不知道陸老板的態度是?”
“我們也自然是愿意合作的,就是不知道你們是怎么分成的?”
陸運濤最關心的還是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