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港府決定拍賣‘金鐘地王’——金鐘道域多利兵房地段,這塊地皮占地11.5萬平方尺,可謂不可多得的寶地。
這次拍賣會,被地產界視為市場的晴雨表,如果場面火爆,就預示著地產已經轉旺。
其實,這塊地皮在1982年12月被港府推出過,當時是以招標的形式進行出售;
不過,當時地產市道沉寂,港島人心惶惶,所以大家普遍出價不高;
長江實業報價6億港幣、黃河實業報價5億港幣、新寰域地產報價4億港幣
結果價格令港府不滿意,于是就將其收回。
拍賣會這天,香港的各大財團紛紛前往競標;
不僅如此,這次拍賣會參加者還有各大銀行要員、世界各大通訊社駐港記者,整個拍賣大廳足足容納了700人。
長江實業這次是吳顯朔領銜,李楠、霍建寧、洪小蓮三人陪同,吳光耀早已經不參加這種小場面了;
吳光耀不參加,但是前來督戰的香港地產大佬可是非常的多——郭德勝父子、鄭裕桐、李嘉誠、李兆基、陳曾燾、黃廷芳父子、王德輝、小施約克等。
大家忍不住都望向長江實業的方向,發現吳光耀沒有來,臉色也有些復雜。
莫非這塊地王,又是長江實業的必得之物?
吳光耀來了也許更好?
誰知道那位大少爺會不會像當初中環地王拍賣一樣,莽著勁加價!
就在大家議論紛紛時,拍賣會正式開始;
‘金鐘地王’底價5億港幣,每次加價不低于100萬港幣!
接下的場面,讓很多人心生感嘆——大家競投之激烈、耗時之長,可以說是‘史無前例’。
在競投過程中,有個突然情況:當長江實業叫價6億港幣的時候,拍賣官手中的錘子,突然掉在了桌子上,就像失覺一樣;
全場愕然!
好在拍賣官反應過來,迅速拿起錘子,繼續進行拍賣!
當太古洋行叫價7億港幣的時候,全場鼓起熱烈的掌聲;
這是一種喜悅的掌聲,宣告著持續數年的地產衰退終于結束。
拍賣繼續,但競價的只有長江實業和太古洋行兩家了!
太古洋行的作風一向非常的穩,不像怡和、會德豐哪樣在海外瘋狂投資;
他們一直堅持在香港這個投資回報率高的地方投資,并堅信香港未來的發展。
而且,太古洋行、國泰航空目前也沒有上市;
太古地產雖然上市了,但在1984年,太古洋行趁著股市低迷,又給私有化了;
所以,太古洋行可謂無懈可擊!
前世,國泰航空因為急需香港本土化(擔心被剝得飛行權),故在八十年代末選擇上市;
但太古洋行持有的股份也一直未低于50,所以太古洋行從來都不是他人的獵物。
競價繼續,太古洋行的人很緊張,他們非常想要這塊地皮;
因為太古城開發的非常成功,他們急需有大的地產項目投資,以在地產上取得更大的成績。
但現在,長江實業參與這個項目,讓太古洋行的人壓力倍增。
競價到9億港幣的時候,吳顯朔臉色依舊掛著笑容,卻沒有再開始叫價了。
這塊地皮雖然好,卻沒有金鐘二段的金鐘站上地皮好(相隔不遠),重要的是這塊地皮被炒的太高了;吳氏家族已經不需要瘋狂的拿地模式了,這是吳光耀給吳顯朔說的話!
按照吳氏家族的財力,確實可以將港島的優質地皮一網打盡;
但這樣會引起眾怒的,就是華資也會對你會不爽的!
當然,如果今天太古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