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秦安坐在椅子上時,卻見自己面前擺放著一碗清粥,而在粥里還泡著許多蛇肉,碗旁還有一個擺放著三顆蛇膽的盤子,而其余三人的面前就只是一碗清粥,粥里清湯寡水,米粒可數(shù)。
坐在他旁邊的楊頂天在這時笑嘻嘻的說道“義父昨夜將你背回來時,便又讓雕伯伯去谷中殺了幾條大蛇,說是你身子骨太差,讓你多吃些補一補身體!”
然后一仰頭道“這可是我一大早就起來煮熟的,你可不能剩下!”
秦安笑著揉了揉他的頭,然后便要準備向楊過道謝,結(jié)果卻見楊過正拿著湯匙舀了一點粥喂向小龍女。
他只得將這份心意埋在心中,低頭苦著臉吃起蛇膽。
也許是錯覺,秦安感覺今日的的蛇膽略苦。
當幾人將早飯吃完后,楊過便又邀請秦安演練劍法,小龍女則將楊頂天帶往了不遠處結(jié)冰的冰潭上,教他九陰真經(jīng)里的易筋鍛骨篇。
秦安先前與楊過比劍時,只是占了‘新奇’二字,如今楊過已然見過他的劍法,他再去攻擊時,就開始屢屢吃癟。
如腳下還沒有踏出北斗,就已經(jīng)被楊過一腳絆倒。又如以劍脊擦著楊過劍脊時,總是會被楊過用崩、撩、攪、壓、掛、掃等幾種基礎劍招破解,反將他制住。
楊過乃劍之道的高手,與他比劍時,總是會先將他擊敗,然后再與他探討先前的不足。
最后點出了秦安幾個最大的問題,一是握劍不穩(wěn),舉劍容易搖晃。二是注意力不集中,總會受到外物影響。三是下盤不穩(wěn),只要伸腿就會被絆倒等等等等。
只是區(qū)區(qū)一早上的功夫,楊過便點出了他數(shù)以十記的缺點。
隨后告知了秦安該如何克服并改掉這些缺點的辦法,并帶他來到了一處懸崖邊上,讓他在此練劍,并借此修煉那門名為《黃鶴經(jīng)》的輕功身法。
從此,秦安每日辰時以黃鶴經(jīng)里提及的輕身之術(shù)爬山,接著練劍至午時,下午與楊過夫妻演練,夜間則在房間中繼續(xù)修行五氣歸元訣。
如此日升月落,時間不知不覺已經(jīng)來到了三月。
這一日,秦安盤坐在木屋不遠處的潭邊,目視眼前波紋陣陣的潭水,使心神放空,一切都不去想。
自從三日前,他體內(nèi)的元氣化作霧狀充斥在丹田內(nèi)后,他就停止了五氣歸元訣的修行,開始觀想潭水,修行起《五泉滌心法》,等待著有朝一日元氣化液,踏入練氣期。
這幾個月來,他的劍道基礎已然穩(wěn)固,獨孤九劍也已經(jīng)在楊過夫妻二人的指導下逐漸入門,如今只缺實戰(zhàn)。而如果使用被他取名為《北斗七絕》的劍法時,則已經(jīng)可以輕松擊敗楊過與小龍女共同使出的玉女素心劍法。
當然,前提是他夫妻二人不用內(nèi)力。
雖說元氣的‘等級’要比內(nèi)氣的‘等級’高,但抵不住他夫妻二人的內(nèi)力深厚。
另外,如今時節(jié)進入‘驚蟄’時期,楊過夫妻開始在木屋后方種些花果蔬菜,每天都坐在房后觀察花果蔬菜的長勢,已經(jīng)沒空陪他練劍了。
秦安自覺自己在劍之一道應當已經(jīng)入門,便開始了蜀山入門劍法的修行。
只是蜀山的入門劍法,修行起來頗為不易。
因為所謂的入門劍法,第一階段便是由自己本身對劍道的理解去創(chuàng)造出一門劍法。而第二階段,便是明悟以氣御劍之道,使劍氣隨心而發(fā)。至于第三階段,便是秦安心心念念的御劍境。
達到御劍境時,便可使出御劍術(shù)。
至于御劍飛行,得由他親自去鑄造一柄劍,并以銘文刻印,與之心劍交感,才能使出。
畢竟此界沒有蜀山派,更沒有葬劍峰,無法讓他去領取一柄前輩鑄出來的寶劍。
因此,秦安心中已經(jīng)有了離開谷中,游歷天下的想法。
一來,只有如此才能見識到其他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