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徑。隨后,喬以柔便提著野雞放入了后舍。
“這個主意好。”婦人點頭稱贊,等喬以柔來后,連忙招呼道,“姑娘 ,咱先洗個手吃飯吧。” 喬以柔點了點頭,就地沖洗了雙手后,便回了屋子,上了餐桌。
“阿娘,我們可以吃面了嗎。”喬以沫縮了縮脖子,可憐巴巴的。
“噗。成,大家都吃飯吧。”隨著喬以柔的一聲令下,一家人終于開餐。
“阿娘做的面真好吃。”喬以沫連著湯一道喝了個干凈。喝完后,還哧溜一聲舔干凈了小嘴。
“必須好吃,面里可是放了不少豬油的呢。”婦人揚眉,輕笑著給孩子擦了擦嘴。
“讓姑娘見笑了,怪我沒本事,可憐的孩子跟了我,都忘記豬油的香味了。”
喬以柔摸了摸妹妹的腦袋,唇角微勾道“不要緊,跟了姐有油有肉吃。”
“太好了,以沫最喜歡吃油了。”喬以沫抱著喬以柔的脖子,蹭了又蹭。
“姑娘,孩子和你親呢。”婦人有些無奈,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把人從喬以柔的身上分開。
喬以柔卻默而不語。
都是骨肉血親,不親才怪。
“好了,吃了早餐我該干活了。”喬以柔起身提了糯米便開始和餅。
碗筷自有婦人收拾。她可以擁有更多的私人空間,烹飪美食。
為了能讓制出來的餅子又香又軟,喬以柔延用了老秦氏制餅的基礎上,做了兩種規格。
一個白色珍珠甜丸子,另外一個則加入一扎從屋腳下采摘剁碎的鮮嫩的艾蒿。隨即擰出綠團后,便放在手面上壓扁成陀,再放入簸箕蒸籠。放下后,整整五層全部放滿。
“姑娘,我拾了一些松針回來,給你添柴加火。”婦人在附近拾了一大筐子的松針返回了家中。隨即扎入廚房,開始給灶頭添火。
“姨,東西放下就好。糯米餅只需要用中火蒸制即可。”喬以柔提醒道。
“哦,好。差點又幫倒忙了。”婦人擦了擦汗水。
“也沒有,開始用大火燒開,您做得剛剛好。”喬以柔眼底含笑,傾身抽了一根柴火,調整了一遍火勢。
“好了,只要半柱香的時間,艾蒿餅便完成了。”
“姑娘真能干。不像我,什么都不會。”婦人悶下了頭,又進入了自省模式。
“姨,其實你不用妄自菲薄。像洗衣做飯事情,你已經幫了我很大的忙了。”喬以柔說的是實話,平時,她就是在這些小事上,耽誤了不少時間。
如今有婦人替自己收拾,做起事來,自然事半功倍。
“對了,姨,我出街后,除了做制稱訓練,記得給后舍的生畜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