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至美四月天。
在綠意旖旎的原野上,不急不躁的微風拂面,讓人心中感受到一種愉悅的震顫。
進發成都的鄭璞一行,只有五人與一輛逼仄的鹿車。
長途跋涉,之所以僅帶三個護衛,是因為《蜀科》執法嚴峻,如今的蜀中說是路不拾遺有些夸張,但賊寇絕跡卻是沒錯的。
而鹿車,則是專為小鄭嫣準備的。
若不是她年紀太小,無法步行,鄭璞甚至打算徒步前去成都。
倒不是他清簡樸素,而是自從漢中之戰后,曹魏就遏制住了河曲馬流入巴蜀的商路,也讓蜀中馬匹奇缺無比。
唯一成建制的騎兵,還是當年斄鄉侯馬超帶進蜀中的西涼鐵騎。
只是軍中戰馬歷來閹割,昔日馬超帶著數千騎耀武揚威成都城下,讓城內震怖、劉璋稽首而降的精銳之師,如今只剩下千余老邁戰馬。高大雄壯的河曲馬,已經成為了天子及公卿才有資格用的儀仗。
世家豪強們想駕車出行,不想累壞耕牛的話,只能選擇滇馬。
就是俗稱為“滇池駒”的南中矮腳馬。
自漢武帝時期開始,大漢王朝就開通了從成都出發至身毒的貿易商路,“茶馬古道”。
而身軀矮小、爬山越嶺如履平地的滇馬,就是商隊必不可缺的馱挽、騎乘役畜。亦讓不少巴蜀商隊青睞相加,爭相從南中引入。
鄭璞母家的商隊,就有五六匹滇馬。
但那是春耕結束后,商隊往來道路崎嶇汶山郡的逐利倚仗,不應耗費在出游的路途上。
尤其是,有了鹿車代步,鄭璞一行的趕路也猶如龜速。
小鄭嫣的年齒太小了,吃不了餐風飲露的苦,也受不了車馬的顛簸。
哎,誰讓他被自家幼妹給詐了呢?
鄭璞無奈之下,索性將此次前往成都,當成了真正的游山玩水。
沿途遇水則停、逢丘則停,和隨從們垂釣弄野餐賞景;或即興橫笛吹一曲高山流水;隨便督促下幼妹的學業,玩得不亦樂乎。
他是玩得開心了,但秦宓卻是有些等得煩躁了。
緣由是也不知道誰傳出來的消息,說鄭璞將來秦府拜訪,讓成都城內一些士子屢屢登門來詢問到期。
是的,鄭璞這個名字,這幾日忽然在成都鵲起。
因為丞相諸葛亮的一句稱贊“此子未及弱冠,竟已有如此敏思,實乃巴蜀俊才也!”
評價,不得不說很高。
至于諸葛亮是如何得知鄭璞之名的,那得從那名怪異士人說起。
那名士人,是巴西郡充國人,譙周譙允南注1。
因研精六經、善書札和通曉天文,而被丞相諸葛亮征辟為勸學從事注2。
只是他辭家來成都上任前,還特地轉去廣漢郡拜訪了太守,交情頗好的同縣人姚伷。
亦從姚伷口中得知,年僅十九的鄭璞竟然做出了新字書《千字文》,且能以寓教于樂的方式,來給稚童啟蒙。
本是儒人的譙周,見獵心喜下,便有了混跡稚童堆里聽鄭璞講學的事情。
聽罷歸來,與太守姚伷暢抒敘話時,還仗著關系熟稔,捉掐打趣來了一句,“我觀鄭家子講學,融貫古今,典故張口即來,非一郡之才也!府君不明察舉才于州府,反而貿然征辟,今被婉拒,豈不徒增笑談邪?”
言辭尖銳,擠兌得姚伷氣急。
一陣胡須亂顫后,才搖頭苦笑連連。
亦有了親自執筆手書舉才,讓譙周帶去成都代呈州牧府。
譙周腳程迅速,到了成都時,被丞相諸葛亮親自接見,一番授職嘉勵的流程走完,便呈上太守姚伷的手書以及抄錄的《千字文》。
然后拱手躬身做禮,語氣很誠懇的拜辭,“周本山野之人,才疏學淺,得丞相不棄,授于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