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城外的各個戍圍,呈半弧形分布,大致距城池約莫十里。
最初設立的目的,乃是先前曹真兵犯隴右時以高平城作為糧秣輜重等囤積的后鎮,故而廣設哨塔而守之。
兵敗后,則稍加修繕改為戍圍,為高平城張目。
至于設立時為何離城池那么近嘛, 乃是與地貌有關。
高平城修筑在六盤山余脈、烏水(清水河)的西岸,地勢很高(1500米海拔以上),大致與隴右持平,但卻是比隴東(安定郡)與關中高出了不少。這便帶來了一個問題,如若大漢出兵來攻打高平城,魏國前來救援的兵馬會因為爬坡、渡河而耽誤不少時間。
且漢軍尤其擅于在山地作戰。
恰好高平城一帶南高北低, 由于受河水切割與沖擊形成丘陵起伏、山多川少的地貌,堪稱梁峁交錯、溝壑縱橫。漢軍若來攻城, 十分容易尋個山坳或者溝壑藏身潛行至城下!
亦是說,這些城外戍圍設置很近,其實是為了撤回城內更便利一些
而如今對于趙廣來說,則是為他派遣斥候日夜監視高平城了不少便利。
在此番偷襲高平城的計劃中,鄭璞與柳隱等人約定偷襲得手的信息傳遞,乃是以舉火為號——若柳隱與句扶順利從背后山脈潛躍入城,他們會縱火焚些許軍帳或糧倉讓遠處亦能看見,令趙廣部能在第一時間趕來占據或毀掉橫渡烏水的浮橋與渡口,將逆魏援軍堵在對岸。
至于為何選擇舉火嘛~~
無他,夜間偷襲首選舉火傳信。
且魏軍不瞎,日間偷襲相當于給他們送斬首之功。
但趙廣等得很心切。
這都第十一日了,斥候依舊沒有如愿看到高平城有火光起。
尋了鄭璞計議,二人皆斷定柳隱與句扶或許是被他事給耽誤了,比如翻越山脊耽誤了太多時間, 抑或者是沒有尋到躍入城內的機會。
對, 他們都沒有認為柳隱等人無法翻越六盤山。
如果事不順遂, 彼等應該早就遣人歸來稟報才對, 以免耽誤丞相的備選預案:趙廣驅兵北上去追擊胡遵部。
當然了,還有一種可能。
滿臉凝重的趙廣,猶豫了好一會兒,終于忍不住側頭看著闔目養神的鄭璞,將隱患給問了出來,“子瑾,若不我先分出兩千騎北上?非是我質疑柳休然與句孝興,而是擔憂或許乃他們領軍入六盤山太深,派遣的信使無法及時歸來稟報。子瑾是知道,若明日不派遣騎兵北上,恐就追不上逆魏胡遵部了。”
確實,這種可能很大。
而且萬一果真如此,會讓此番出兵的戰果,僅是誅滅猶如雞肋般的賀蘭山魏軍了。
聞言,鄭璞睜哞,沒有當即作答。
但臉上卻浮起了些許意動。
他是取舍兩難。
蓋因聽從了趙廣的建議,而萬一柳隱與句扶得手了,僅有三千騎兵又很難將逆魏的援兵徹底堵在烏水對岸。
烏水河谷太漫長了!
又兼河道水緩亦不寬廣,上、中、下游皆能浮橋作臨時渡口。
且先前為了不打草驚蛇、迷惑逆魏不做戒備, 大漢隴右各部士卒皆沒有調動。
現今唯一能及時趕到高平城外的, 唯有趙廣部的騎兵。
見鄭璞在猶豫,趙廣便又緊著加了一句,“子瑾乃是在擔憂若柳休然等人得手,而我部無法遏制逆魏騎兵乎?若是如此,子瑾大可寬心。我部騎卒不敢聲稱戰力絕倫,但絕不亞于西涼鐵騎!以三千騎而往,絕逆魏援兵并非難事。再者,若果真我部無法盡將逆魏援兵遏制,我便領騎在外徘徊,威逼彼等不敢全力奪城。只需拖延逆魏二日,驃騎將軍將旗必然在蕭關之上也!”
是的,此番籌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