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隴望蜀的張淼養精蓄銳,做好了再次出海捕魷的準備。
張立業也做好了準備,這一次還借來了一個電瓶,這不再是單純的挑燈夜戰了。這是以此持久戰,這一次的目標是為了滿載而歸,是為了有著更大的收獲。
十點半剛過,也不需要父親來叫人,主要是鬧鐘的功勞,張淼穿好衣服、快速洗漱。
張立業洗漱結束,對張淼說道,“吃點飯,要是情況好,我們得凌晨四五點才能回來。”
打開冰箱,張淼說道,“要不然我們來個魚面?”
新鮮的魚肉,斷頭去尾、剔骨除皮,剁成魚泥,加一定比例的淀粉、食鹽揉搓成面。
“拿幾個海紅,哪有那么多時間。”張立業覺得好笑,隨即也有些擔心,“還是算了,我自己動手吧,不能指望你去廚房。”
沒有魚面也不要緊,簡單的‘海鮮面’也行。有著青口貝、海蝦,味道也不錯了。
一人一大碗面,這也就是夜宵、充饑,確實沒必要做的那么復雜。抓緊時間才是最重要的,還等著要去抓魷魚呢,那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當父子兩個將東西準備好到碼頭的時候,這就已經接近十二點了。
就在這個時候,又有一輛車過來了。
張紹興跳下車就問道,“三哥,這是要去打漁呢?”
張淼嘴巴甜,知道見人要打招呼,“五叔。”
“小淼,不要聽你老頭的話,出海打漁是個辛苦活。”張紹興開著玩笑,閑著也是閑著,“回去睡覺,這打漁一打就是一晚上的不劃算。”
張紹興算起來是張淼的堂叔,也是打漁為主。
簡單的打過招呼,小舢板就開動了,朝著茫茫大海深處航行。
“估計是知道我們抓了不少魷魚,這就都動了起來。”在離開小碼頭后,張立業才開口說道,“打漁跟釣魚一樣,一聽說哪里有魚、哪個賺到了,很多人就立刻也跟風了。”
張淼一點都不覺得意外,不要說漁民這個行業了,各個行業都是一樣。
“我們是去昨天那地?”張淼想了想,開口問道,“還是換個地方?”
張立業已經有想法了,也有自己的經驗,“昨天西邊來的魷魚更多是吧?我們往西邊多開一會兒,估計是要離魷魚近一點。”
對于這個決定,張淼半點都沒有質疑的必要,他覺得這是正確的做法,舉雙手贊成。
風浪比起昨天稍微大了一點,小漁船搖晃的也有點厲害。
不要緊,這是正常的水平,張淼覺得自己可以保證不暈船,肯定也不會吐出來。這樣的海況自然是可以出海的,這還是在可控范圍之內,不需要擔心那么多。
就算是海況不算特別好,但是看起來還是有一些漁民有些心動。禁漁期越來越近了,大家自然也需要抓緊時間努力賺錢,尤其是聽說張家父子抓了不少魷魚,更加心動了。
看著海面上的偶爾出現的點點亮光,張淼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才好。
很明顯大海不是他家的,這里也不是他家承包的海域。既然已經有了其他漁民過來了,那么也只能默認這個現實,只希望心儀的捕撈點沒有被其他人捷足先登。
擔心肯定是有那么一點的,好在是那些漁民雖然有一定的經驗,只不過顯然也不見得就是知道‘風水寶地’。更多的還是憑借著經驗和運氣,可能滿載而歸,也可能空手而歸。
小船航行了接近四十五分鐘,也到了預定的目的地,周圍也沒有其他捕魚燈的燈光了。
“忙活起來。”張立業開口,對張淼說道,“今天小心一點,浪有點大。”
岔開雙腿站在船艙的張淼惡狠狠說道,“得多賺點錢了,要是情況好一點,下半年我們換一條大一些的船,船太小不是個事。”
張立業也笑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