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趙玲回村,黃秀蘭大聲問道,“買了什么啊?”
“買了只鴨子。”揚了揚手里的袋子,趙玲笑著說道,“做個姜母鴨。”
黃秀蘭點頭,認可說道,“是要給你家小淼補補,要是我養個這么有本事的兒子,天天給他買鴨子。好吃好喝的伺候著,然后給踹到海里去。”
在門口掃地的張思清就笑了,“還上岸干什么?一直甩到海里,不撈到錢不許上岸!”
“那回頭我就找根繩子,給他趕下去。”趙玲心情很好,跟著開玩笑,“那小東西這段時間花錢是厲害,吃的好、喝的好,還總是偷懶。要是不多賺點錢,也養不活了。”
這樣的‘謙虛’遭人恨,東坪村的村民們自然更加清楚這件事情。
以前的事情先不說,就光說抽水這件事情好了。今天找到了一千多的魚,昨天好像也有幾百塊錢的收入。
張淼這小子抽水的收入,比起很多漁民出海捕魚的收入都要高。更何況在之前沒有禁捕的時候,張淼也沒少跟著他的父親一起出海捕魚,收入也都是挺好的。
到了家,趙玲也看到了堂兄弟張紹林、張紹興、張明輝幾個坐在院子里,在和張立業在閑聊著。
都是打漁為生,在禁捕之后,要么是趕海、要么就是找些零工,這也可以說是漁民在禁捕期的生活狀態了。
其實都是老張家人,關系也是不錯的,走動的也比較勤、平時也互相幫忙。只是這一次過來,趙玲大概也能猜出來一些事情。
關系好歸關系好,只是有些時候,大家也都是有著自己的一些想法。
張明輝抽了口煙,說道,“我是真的沒想到那個坑有那么多的魚,我前兩天才從那邊走的。就沒想過要去看看,還是年輕人有想法,也敢投資。”
“可不是嘛!”張紹林跟著說道,“我家里也有水泵,就是沒想過要拿去找個水坑什么的。一想到幾個小時,油錢也搭進去了,就不敢動。這玩意兒,還是要有膽氣。”
張立業掏出香煙,再次散了一圈,“我也是這個想法,他要買抽水機,我就氣的要死。那小東西又不聽話,又有想法。我看還是算了,由著他去,不摔個跟頭沒辦法和他說事。”
“那我那個小侄子還是有本事,你是沒法子說他了。”張明輝笑了起來,半真半假的說道,“我那小侄子在家里打魚,一個月兩三萬輕輕松松,你哄著點,他比你會打漁。”
張立業擺擺手,說道,“一個月哪有那么多哦!就是這幾天運氣好賺了點,本錢再除掉,一個月能夠落個一萬塊錢就算是好事情了。”
趙玲只是打了個招呼,然后就去廚房開始忙碌了,有些事情也沒辦法多說什么。
遠親不如近鄰,只是在村里、在親戚當中,三兩句話就問到收入等等,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再者呢,某個人稍微有些成績,有些時候會有一些親戚朋友也會想要尋求幫助。
這個事情吧,也不知道該怎么說,能幫就幫,只是也不是一個勁的瞎幫。
至于家里的收入,趙玲自然是再清楚不過的了。先不說抽水什么的,此前的趕海等等,收入也都是不錯的。先不說有些天氣不適合趕海,或者收入不好。
但是趙玲知道,像今天這樣抽水賺個一千五左右,對張淼來說不算特別大的收獲。
實事求是來說,毛收入月收入將近三萬,對張淼來說應該是沒有什么問題的。而且對于張淼這樣的漁民來說,很多的時候稅收這玩意兒,也是不那么嚴格的。
當然趙玲也清楚,看起來收入是不錯,只是需要花錢的地方,其實也不算少。不過她知道滿足,現在家里的收入,在村里人看來是比較羨慕的,也確實是很不錯的。
需要花錢的地方還比較多呢,還想著要買條稍微好一點的船呢。這些也都是需要花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