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村子時已經(jīng)正午。
郭家村是靠山的一個小村子,大概有七八十戶人家,都是本家,平常大家相處也挺和睦,有些雞毛蒜皮的小摩擦是難免,不過心腸都不壞。像她爺奶和大伯伯娘那種就非常少。
大伯前幾年在附近靈仙鎮(zhèn)的衙門做過幾年掛名的衙役,雖然不算正式的衙門的人,不過加上收點小恩小惠的,收入也不少,所以前幾年住在一起時,家里十二三畝地所有的農(nóng)活都是父親母親做。后來母親生病就父親一個人忙活。
父親也是讀過書的,只是為人太過實誠,不像大伯那樣奸猾,所以當(dāng)初大伯出去找出路,父親卻只能留在村子里。
去年大伯因為犯點小錯,已經(jīng)不在衙門上工,加上父母搬出老宅,只分到一畝半田,大伯現(xiàn)在也只能在家打理剩下的田地。
郭家村離京城其實并不遠(yuǎn),也就二百多離地,只是交通不好,所以顯得與世隔絕。村里除了幾個以打獵為生的村民,其他全都是種地為生。
最主要是這附近有一座很有名的靈仙寺,就連京城里很多達(dá)官顯貴的夫人子女也經(jīng)常出入這座寺廟,所以在靈仙寺山腳下發(fā)展出一個小鎮(zhèn),也就是靈山鎮(zhèn),郭家村離靈仙鎮(zhèn)也就二十里地,郭菲菲打算明天做點小吃去靈仙鎮(zhèn)上賣。
姐弟倆快到家的時候,遠(yuǎn)遠(yuǎn)的看到隔壁于嬸子穿著一身素色帶補丁的棉衣挎著個小籃子站在自家門口??吹焦品平愕軅z,還不等走近就開口,“菲菲啊,你們倆這是去哪了,一早上我來三趟,你家都沒人?!?
于嬸就在郭菲菲家東邊,有十幾米遠(yuǎn),中間隔了塊菜地,是離郭菲菲家最近的。于嬸的男人三年前生病去了,她帶著一個兒子一個女兒,郭武,郭粉兒。郭武人如其名,雖然只有十五歲,卻人高馬大,威武健壯,一直跟著村里幾個漢子打獵。郭粉兒今年也十三歲了,是個非常靦腆的小姑娘,很少看到她出門。
郭菲菲拉著弟弟快走幾步到自家門口,看了一眼于嬸的籃子,笑著對于嬸說“于嬸,我們?nèi)ド缴狭?,就在山腳找點吃的東西?!?
“哎,你們這爺奶大伯真是冷血冷肺,好歹是自己親孫子,親侄子,這…”
小乾聽到爺奶,眼里開始泛起淚花,郭菲菲忙打斷于嬸的話,“于嬸,我和小乾挺好的,以后我會掙錢讓弟弟讀書,我們自己可以養(yǎng)活自己。對了,于嬸來我家是有什么事嗎?”
“你瞧我,這不,家里最近攢了點雞蛋,還有你武子哥前幾天獵了點野雞和野兔,我給你們拿點?!?
于嬸是個很熱心的人,和郭菲菲的父母相處的也非常好,算是很親近的。前幾天郭菲菲生病,于嬸不但拿很多吃的東子過來,還一直照顧郭菲菲姐弟倆,其實他們自己的日子也不好過,畢竟家里少了男人。好在郭武也算是成人了。
郭菲菲知道推卻不了,也就爽快的招呼于嬸進院子。源自很大,也很空曠,收拾的很整潔。三間小草房不算大,有點破舊,估計今年夏天來場大雨就能沖垮,所以還得蓋房子。以前爹娘在,每年都是爹爹自己修幾次,趕上下大雨,屋里也漏水。
郭菲菲將背簍放進廚房,出來看到于嬸已經(jīng)徑自進了堂屋。
于嬸將里面二十來個雞蛋撿出來,放在堂屋的小桌子上,還有半只野雞和野兔,另外還有一個用布袋裝著的,大概是黑面粉之類的。
“菲菲啊,你以后有什么打算?你們家就那一畝多地,吃是差不多夠你們吃,只是你一個小孩子,哪會種田,小乾還是個孩子,這以后怎么過?哎!”放好東西,于嬸挎著籃子坐在院子里的木墩上,嘆息的看著郭菲菲姐弟倆,眼里滿是憐惜。
郭菲菲知道于嬸好心,看到桌子上于嬸放的雞蛋,心里瞬間有了想法。
“于嬸,你們家還有雞蛋嗎?”
“額?是還有十幾個,這些不夠嗎?那我一會都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