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戰(zhàn)斗。
每天同一時間,同樣的戰(zhàn)斗,太子終于不耐煩。
在又一次戰(zhàn)鼓響起的時候,這次唐將軍沒有出現(xiàn),太子穿著鎧甲,身后有兩個副將,后面是兵馬。
“開城門。”太子身邊一個副將大喊,守門小兵納悶,今天怎么開城門了,還是太子帶兵,今天的兵力也比之前多。
雖這么想,也不敢違抗命令,十幾個城門兵合力將厚重的大門打開。
北戎大軍的主帳,這次帶兵的是北戎大將軍忽烈還有他們的二皇子陳曜玢。
“報——殿下,將軍,淵城的城門今日開了,派出的兵力也比平日多處數(shù)倍。”一小兵跑進來稟報。
“哦?竟然開城門了,唐智竟如此沒耐性嗎?”陳曜玢覺得沒那么簡單,忽烈也皺眉思索。
“回殿下,沒有看到唐將軍的人。”
“哦?唐智不在,只派了副將出城嗎?難道有什么圈套不成?”陳曜玢和忽烈對視一眼。
“殿下,將軍,對方帶兵的好像是大越太子殿下。”
陳曜玢瞇眼,“大越太子?”沉思半響,“呵呵呵,好機會啊。”
忽烈也是眼睛一亮,“殿下,該我們出動了,這個太子幫了我們大忙啊。”
“是啊,本來以為還要等半個月,整頓大軍,全力進攻。”
“是。”
太子出城指揮,眼看快要把所有北戎士兵抓住,不遠處的敵軍傳來劇烈的戰(zhàn)鼓聲,“這是什么意思?”
副將臉色大變,“太子,不好了,北戎大軍要進攻了,快撤退,關城門。”
太子聽聞臉色巨變,策馬回城,“快撤,關城門,關城門。”
太子一走,下面的小兵也放棄圍攻,往城里撤退,只是,太子撤退了,小兵還沒全部進城,后面的大軍已經(jīng)越來越近。
城門很重,關的速度極慢,加上北戎的士兵射箭阻止大門關閉,最后北戎大軍到來,城門打開。
副將慌亂卻也知道調軍抵抗,城內兩萬大軍全部出動,可是北戎的五萬大軍仍然難擋。
“怎么回事?”說話的是常年跟在唐將軍身邊的宋立旸,也算唐智的左膀右臂,最近唐將軍都是親自在城墻觀望,免得有異動,身邊幾個常年在身邊的將軍全都在軍營練兵,督促軍事,做好迎戰(zhàn)準備。
剛剛聽到大軍進攻的戰(zhàn)鼓,宋立旸還以為聽錯了,出來看到兵荒馬亂的場景,立刻大吼。
剛剛跟著太子出城的一個副將說了大概,宋立旸聽了臉立即黑下來,“他媽的!”
也不知道在罵誰,副將不敢揣摩。
“唐將軍呢?”
“回…回宋將軍,唐將軍在府衙被太子的人給…給迷暈了。”副將額頭冒汗,現(xiàn)在真是火燒眉毛了。
宋立旸額頭青筋紙條,“給老子滾。”
經(jīng)過一個多時辰打斗,漸漸呈現(xiàn)敗勢,宋立旸當機立斷,“撤,退守寄州城。”
寄州城緊挨著淵城,如今不能白白送死,等大軍到來再來算這筆帳。
帶著不到一萬兵力和昏睡的唐智撤離,半路前面探子探到埋伏的北戎軍,宋立旸氣急,“個老子的,去文嘉城。”看來寄州城也保不住了。
天色大亮的時候,所有人退到文嘉城。太子知道自己闖了大禍,嚇得驚慌失措,整個人失魂落魄,感覺太子之位馬上要遠離自己。
文嘉城的城主府,坐了十幾個將軍,副將,還有文嘉城的守城付括。
宋立旸在大廳踱步,“軍醫(yī)呢?將軍什么時候醒?”
“回宋將軍,唐將軍還要兩個時辰才能醒,太子用的是…是從宮中帶來的迷藥,末將已經(jīng)把解藥給唐將軍服下了。”軍醫(yī)輕聲回。
宋立旸聽了無奈,又不能把太子怎么樣,“給京城去折子了嗎?”
“已經(jīng)快馬加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