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伯在提點了穆驚帆之后,看著他進入了思考之中,便悄悄的離開了,沒有再打擾他的思緒。
穆驚帆的腦海中閃過一個又一個的念頭,從古代開始,靈氣這種特殊的物質讓許多不可能的東西成為了現實,那么這種保留意志的做法應該還是和靈氣脫不了干系。
一步一步的抽絲剝繭,穆驚帆仿佛感覺到自己能夠看見了,手中的書籍上傳來微弱的波動,這種波動逐漸的增強。
穆驚帆不知道的是,他的眼睛不知道在什么時候已經變成了靈氣最自然的純白色,黑白相間的混沌陰陽在他的眼中流轉著。
他看見了,眼前的所有書籍散發出截然不同的波動,其中一些排斥著他,而一些則與他極為親近。
借著這個法子,穆驚帆從書堆中抽出了一本古籍,上面赫然寫著‘天罡熔爐’四個大字。整本書閃爍著暗紅色的靈氣光芒,穆驚帆竟然能夠從中感覺到一絲的親切感。
與此同時,他的眼角也瞥到了在另外一側發出異常波動的古籍,將那本古籍也同樣翻出來后,‘大火葬’三個金色的字眼映入眼中。
“就決定是這兩本了吧。”將兩本古籍拿著,穆驚帆坐在了一旁的書桌前,翻閱著古籍。
‘天罡熔爐’中所講述的是一種對修煉者要求極為苛刻的煉體術法,其實全名應該叫做‘天罡熔爐煉體決’的,不過編撰者似乎覺得這樣叫更加簡練一些。
之所以說它對修煉者苛刻,不是因為有什么特別的要求,恰恰相反,除了靈氣屬性上的限制以外,幾乎沒有任何特別的需要。
它的苛刻,是針對修煉者的意志強度,這種煉體術法只能由火屬性靈氣的度化師來修煉,將自己的身體視作器胚,運用火屬性的靈氣將自己的身體打造成為一把神兵利器,這其中的痛苦可想而知。
穆驚帆親身嘗試過靈氣在自己的體內暴走的感覺,但是這個術法恰恰要求的就是這種方式。或許當初創造這個法門的時候,創造者也沒有想過會有多少人會選擇這種自殘的方式來練就自己一副強健的身體,所以索性把這門法門的門檻又提高了一層。
“吾等度化師,得天地造化,需引之以作熔爐,以身為鋼鐵,煉以三十六天罡之術,鑄就神器之身。”
穆驚帆看著手中的古籍,他的心思也在不斷的轉動著,他心知這種方法的痛苦和危險之處,但是所能帶來的實力的大幅度提升又吸引著他。
腦海中閃過一些畫面,沉睡在病床上的穆天、還處在暗中的五神將、瀕臨死亡的人們。穆驚帆下定了決心,他需要這份力量。
再看另外一本,‘大火葬’的名字看上去倒像是一門攻擊的術法,但是看過以后穆驚帆才知道這原來是一種壓制敵人的步法。
按照撰書人所講的,這步法是由一位先祖觀摩了古代百姓舉行火葬時的場景而創造出來的步法,在戰斗之中通過特殊的站位和走向讓自己的氣勢一步一步的壓倒對方。
輔佐以火屬性靈氣的力量,可以讓敵人產生了處于熊熊烈焰之中的感覺,這也正是穆驚帆所需要的。
心知貪多嚼不爛的道理,穆驚帆沒有再去尋找別的古籍,而是選擇了回到大院中進行古籍上記載術法的修行。
‘天罡熔爐’的入門是其一次檢驗修行者意志的考驗,穆驚帆按照古籍上記載的方法慢慢引導著自己體內的靈氣,慢慢的流過自己的經脈血肉。
這其中如果有半點的疏忽,他就會感覺到一陣刺心的疼痛,因此,必須極度的耗費心神來掌控靈氣。
所幸,穆驚帆是一個極其有耐心的人,在這個需要高度集中的時間段內,并沒有因為無聊而有所松懈,直到緩慢的進行了三個大周天之后,他才放松了下來,擦了擦額頭的汗。
此時無需他引導,靈氣已經在他的體內自主的運轉了起來,剛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