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孩子們還小,慢慢來。”很了解李世民的長孫,見他眉頭一皺,就明白他心中所想,輕輕按在他手背上,溫和的說道。
“承乾,最近你在學什么?”李世民眉頭微微一松問道。
“回父皇,兒臣和左庶子在學大學,練習弓箭,騎術。”李承乾急忙恭敬的回答。
“嗯!甚好,作為太子,當能文能武,以后每個月初一十五,你去跟著秦懷道他們,一起修煉。”李世民神情一緩道。
“兒臣遵旨!”
“父皇!兒臣也想向秦懷道學習!”胖嘟嘟的李泰起身拱手道。
“不行!”李世民知道這個兒子喜歡儒家,眉頭微微一皺,輕輕搖搖頭拒絕道。
“為什么?”李泰沒想到李世民直接拒絕,不由有些茫然。
“你想學儒修,父皇下旨讓大儒李綱教你。”李世民沒有解釋,只是說了一句。
“李綱能讓我很快成為儒生嗎?”李泰問道。
“能否踏入儒修,不在于老師,而在于自身是否用心,是否努力,是否有那個天賦!泰兒你天賦出眾,但是你知道你為何不能踏入儒修嗎?”李世民略微沉吟,緩緩的說道。
“兒臣不知。”李泰茫然的搖搖頭道。
“因為你聰明,但也正是因為你聰明,心里想的東西太雜,這就是你最大的障,如果你能勘破這個障,那么你隨時可以踏入儒修。”李世民提醒道,對于這個兒子,他也有些頭疼,聰明是很聰明的,只不過年齡小,心思卻復雜,最近已經學會開始拉攏人心了。
這種心思,其實他也有些為難,想要交給秦穆,像兩個女兒一般教,又想要保留他這種圓滑的心態,畢竟皇子不同于皇女,手段多一些更好。
秦穆短短時間,就成為學士,李泰并不服氣,認為自己那個年齡,也可以做到。這種少年人不服輸的性子,每個人都有,這并不奇怪,但是秦穆可以教出三個儒修,這就讓他驚訝了。提出跟著秦穆學習,并不是心里多佩服秦穆,而是他也想踏入修煉。對于武者,道家這些,李泰都沒有一點興趣,最喜歡的就是儒修,詩詞文章皆可殺敵,在他看來,這才是最適合他的修煉方式。
“泰兒,大儒李綱也是秦懷道的老師,你跟著他學習,不也可以向秦懷道請教嗎?”長孫微笑著提醒道。
“多謝母后指點,兒臣明白。”李泰眼睛一亮,欠身一禮。
“作為皇子皇女,你們當謹言慎行,勤學苦練,日后好給你們父皇分憂。”長孫掃視著其他人,溫和的說道。
“謹遵母后教誨!”
“陛下!他們還都是孩子,太過嚴厲,反而適得其反。”長孫按住李世民的手,沒有讓他繼續說下去。
“好吧!這本來就是皇后你的責任,朕不該插手。”李世民眉頭一舒道。
“陛下說得哪里話,這些孩子難道你就不該教嗎?”長孫佯怒道。
“呵呵,朕失言了!”
“陛下莫非今日受到了啥刺激?”長孫當然不是真的生氣,收回李世民手中的小手,又好奇的問了起來。
“唉!秦懷道那小家伙,真是不錯,一點也不像在山村長大的。”李世民嘆息一聲道。
“陛下何出此言?”楊妃好奇的問道。
“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家伙,在朕面前,毫不緊張,應對自如,就這一點,長安城有多少人能比得過?”李世民回想著問道。
“或許正是因為他從山村出來,對于官員,陛下沒有太大的感官呢?”楊妃微微一笑道。
“愛妃說得對,也有這種可能,但是這小家伙,拉了這么多人開酒樓,六扇門之中,也是以他的意見為主,這哪里像一個孩子啊!”李世民感嘆道。
“陛下!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