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主任微笑地道“曾鎮安排的任務,我肯定要火速完成,這就是設計公司的小衛,我把他一起喊過來,當面講清楚這次設計的內容,好做方案。”
曾桓道“好,你先喝杯茶等一下,我這里處理一點小事,然后我們直接去現場。”
實地辦公,具體事情具體分析,這是曾桓一慣的作風。
村委會的工作人員馬上端來茶水,分別遞給兩人。
楊主任點了點頭,示意衛煌和自己來到外面,不影響曾桓他們工作。
楊主任問道“感覺怎么樣,是不是覺得這個地方很窮?”
“是很窮,我聽他們說楠木渡是黑水縣經濟最差的鎮鄉,但我覺得這個地方還是很有特色的,只要政府愿意作為,領導敢想敢干,還是大有可為,脫貧也是指日可待。”
窮的地方太多了,衛煌的家鄉也不比這里好多少,只要人勤快,就一定能戰勝貧困,向美好的生活出發。
衛煌心中也堅守著這個信念,愿意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改善家鄉的貧窮,也愿意用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楊主任道“大石橋這個地方也是楠木渡最落后的村子之一,所以我們這次選擇大石橋建育苗工場和烘烤工場,目的就是引導村民們種煙,然后助力脫貧。時間緊任務重,一定要在明年三月完成,才能讓村民們順利種煙。”
衛煌道“以前這個地方種煙不?”
楊主任道“有人種,但大部分是自己種來吃,現在對煙葉的品質要求很高,一般老百姓種出來的煙葉達不到我們收購的標準,我們是不會收購的。你是不是以為煙草就像辣椒、水稻,老百姓想怎么種就怎么種?”
衛煌道“這個我還真不清楚,我小的時候我們那里還有人種煙,成熟了就摘回家烘烤,然后統一賣到煙葉站。現在基本上沒有人種,抽葉子煙的人也少,大部分都是趕場去街上買其他人種出來的,因為種煙的流程確實繁瑣,收益不成正比。”
楊主任道“那是因為現在種煙都是有指標的,沒有指標煙站就不會收購,種出來也是白種。一方面是因為國家控煙,另一方面是種煙比其他經濟作物的收益要高一些,而且一年就見效益,所以僅有的指標我們要往貧困的區域投放。”
衛煌點了點頭,他不抽煙,對于吸煙的現狀還是了解一些。
現在的人越來越重視健康,抽煙的人也趨于減少,在公共場合人們更是反感抽煙,國家響應人們的建議,用各種手段來調控,如提高煙價,減少產量等等。
楊主任道“你不要小看這個煙葉,我就不說給國家帶來多少稅收,單是我們黔州,現在種煙的面積大概是九萬畝,年產量約二十五萬擔,產值超過三億。像有些種煙大戶,一家人種個幾十畝,收入就是十幾萬。在農村做哪樣能賺這么多錢,就是出去打工,一年也賺不到這么多吧。”
衛煌道“幾十畝煙,一家人也種不出來吧。”
他是在家村干過農活的,一家三口,一年各種莊稼交混著種,做個六七畝田地就算能干的,如果再多就要請人。
能種幾十畝的人家,得多少人?年收十幾萬平均到個人頭上,又有多少?
這帳有時候就是看起來熱鬧,真細算還是沒有多少。
如果當農民都這么好,又有誰愿意背境離鄉去外面打工?
農村文化雖然少,但不是傻子,這點帳還是算得明白。
他雖然不直接反駁楊主任的觀點,卻還是提出了質疑。
“一家人肯定惱火,種煙、烤煙的時候要請人幫忙才行,但現在我們都是大力推廣機械化生物,你在設計烤房的時候會有一個農機棚,用來堆放農機和維修農機,另外一方面我們現在有技術支持,統一育苗、統一烘烤,也能幫助老百姓解決很多具體的問題。”
楊主任作了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