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煌先給紀沛林講了鄭文武的訴求,希望能在春節前將房子主體建好,好借春節之機辦酒宴。
紀沛林覺得他異想天開,冬季是施工的困難期,寒潮凝凍各種因素都會影響施工的進度,加上建筑本身的養護周期,房子修得再小都不可能在春節前完成。
“不管他。”
紀沛林仔細看著衛煌做的計劃方案,從設計原理到經濟分析,都做了逐一的介紹,還附帶收錄了一些標準的施工方法。
紀沛林鼠標停在效果圖上問道“這些是你在網上收集的?”
衛煌道“我在筑龍網上搜索的規劃文本,從中選了一些不錯的案例。”
紀沛林道“你準備由誰去說服當地的老百姓?”
由誰去說服村民,衛煌覺得應該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生搬硬套,這是無法設計一個固定的模式去硬套實施的。
衛煌道“我的初步想法是這樣的,你在大松鎮如果有熟人的話,我們可以通過他將鎮長或是相關的領導約出來,由他們去李子村作村民的工作。”
紀沛林道“你覺得我們怎么才能說服他們?就靠這個報告?”
衛煌道“報告里面有詳細的經濟效益分析,是能給大松鎮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的,自然可以作為一部分。還有一部分就是我們要搞清楚,在大松鎮的領導干部中誰需要這個政績?直接找到他那就事半功倍。”
紀沛林道“需要政績的人不難找,主要還是你要怎么才能說服他們?你要明白一點,政府的每一筆資金都是專款專用,不可能憑空出現一筆資金用來打造鄉村。沒得資金的投入,你又怎么讓他們相信你說的方法可行?你先說給我聽聽,如果你能說服我,那么我就可以去說服他們。”
衛煌道“沒有資金來源這才是一件好事,如果有資金來源那就和農村的輸血式扶貧養懶漢沒有差別,我們要做的是調動村民的積極性,挖掘他們的潛力。我相鄰所有的人都是有自己獨特的一面,能創造獨特的東西,只不過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沒有發現這種才能,或者說發現了才能而沒有合適的展示舞臺。”
“直接講重點,你就說你怎么做。”紀沛林發現衛煌特別喜歡講道理,所以看方案文本的時候,感覺里面的內容十分空洞,很難落地,所以他才需要衛煌說服他。
衛煌擔心紀沛林不理解自己的意思,拿起中性筆又在紙上畫道“比如張三在外面做廚師,給人打工,一個月收入一兩萬,但這只能解決他一個人的工作。如果張三回到村子建一個農家樂,自己當老板,那就可以帶著家人和親戚一起賺錢。一家人可以聚在一起,和和睦睦的,沒有背井離鄉之苦,還可以賺錢。”
紀沛林道“在李子村開農家樂,是不是太過于偏僻,你覺得有生意沒有?”
衛煌道“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營銷手段做得好,生意自然上門。關鍵就是要打造出成規模,做出體系,讓大家都曉得有李子村這么一個休閑玩耍的地方。”
紀沛林搖頭道“我覺得你這個想法還是有點不現實。”
衛煌見他一改之前的態度,今天居然持反對意見,繼續解釋道“你聽過破窗效應嗎?說一棟房子,如果它有一塊玻璃被打碎,如果沒有及時修復,很快其他玻璃都會被打碎。而人與人是存在競爭心理的,現在鄭文武家的房子就是第一塊被打碎的玻璃,等到他家的房子建出來,其他有條件的村民就會跟上,整個村子就會有一棟接一棟的新房子。只要這些新房子都是按我們設計的風格來做,你可以想角建成之后村莊有多美麗,再輔以游樂設施,何愁沒有游客?”
紀沛林見他情真意切,雖然覺得這個想法不太現實,也不再打擊,點頭道“要不這樣,你先把鄭文武家的房子設計出來,打造一個樣板,以后其他村民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