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啥條件你還不清楚?”
衛(wèi)煌反問了一句,窮鄉(xiāng)僻壤哦農民家庭,才踏入社會沒幾年,哪認識那么多大人物。
吳清賢道:“你不認識,你們公司那些前輩應該認識吧,你們公司多少也做的有教育局的項目。”
杜緯浚和俞婕他們肯定認識教育局的人,但這關系都隔了幾層,人托人的人家不一定愿意。
再則真要答應,或多或少要收點好處費,這都是行業(yè)潛規(guī)則,就是紀沛林幫人辦事,即使耍的好的都要讓對方請自己吃飯唱歌,沒有幾千塊錢辦不下來。
吳清賢是什么家庭自己也清楚,根本拿不出這個錢,但凡家庭條件好一點,親兄弟又怎么可能去給人當上門女婿?
今時不比往日,以前農村人進城找人幫忙,提點土特產,拿幾個雞蛋就解決問題,現(xiàn)在真不行了。
沒有真功夫的人才想著走關系,衛(wèi)煌覺得吳清賢的教育水平可能真的沒有學到位,否則怎么可能考不過英語四級?
英語過不了四級,學位證都拿不到,以后到了學校評職稱什么的也受影響。
他還沒有走出象牙塔,不知道這個社會的殘酷性,衛(wèi)煌也不想打擊他。
只是說自己剛去也沒多久,從來沒有做過教育局的項目,而且自己的師傅們雖然在做教育局的項目,但和上層領導關系也不怎么樣,之前做的設計就有好幾個項目沒有收到錢。
政府的單位,領導隨時在調動,想長時間去經營關系,也不太現(xiàn)實。
轉而又向吳清賢出主意道:“其實我在想一個問題,你們學校作為我們市里老師的搖籃,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肯定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本地的學校上課,如果你和你們老師關系搞的好,可以通過他牽線搭橋認識你要報考的學校的老師,可能更加事半功倍。”
吳清賢搖頭道:“兄弟,你覺得現(xiàn)實不?你畢業(yè)之后和你們的老師有多少聯(lián)系,大學不比中學,老師上完課就走,那么多學生能認識幾個?”
衛(wèi)煌覺得他說的話還是因為自己不夠出色,成績出眾的學生哪個老師會記不得?
就算在學校的時候不認識,畢業(yè)之后踏入社會,一番打拼功成名就,在社會上有了一定的身份和地位,人家一提肯定都會說這是自己的學生,哪怕十幾年沒有往來,一朝見面也是恍如昨日。
如果自己不是和汪震澤搞好關系,在課上課下的時間不斷請教他問題,使得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怎么可能去藍天設計院實習?
畢業(yè)后大約也像其他同學,要么去工地,要么改行從事其他工作。
所以這關系不能在用的時候處,必須提前做準備,而且在學校就得拿出學生的樣子,不能學些社會氣息,多把精力放在學習上,讓老師看到你的潛力。
一個有上進的人,肯定是潛力股。
衛(wèi)煌又將自己的這個思路和吳清賢說了一遍還以自己為例子。
吳清賢遺憾地道:“關鍵是現(xiàn)在已經晚了,我的哥哥,你有這么好的方法怎么不早點講!”
衛(wèi)煌安慰道:“也不要這么悲觀,車到山前必有路,該做什么就做什么,路總會有的。我之前都沒有想過我會去黑水縣上班,去的時候也很忐忑,但現(xiàn)在也算穩(wěn)定下來,生活開始走向正軌。”
吳清賢道:“這就是所謂的上帝給你關了一扇門的同時給你打開了一扇窗,我就怕關門的時候還把窗子封死了。”
衛(wèi)煌道:“有的必有失,我現(xiàn)在的問題就是離家太遠,回去不方便,我想以后怎么都要回太平縣,在這邊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吳清賢道:“你還沒有出省,哪點就遠了,如果我能在黑水縣找個工作,我都愿意,真的,你幫我留意一下,如果有關系也幫兄弟介紹介紹,有時候你不要覺得對方不重要,可能你一開口,他剛好有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