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郭靖嘴里說出的好話,若是讓黃藥師等人聽了,怕是要氣得給他兩拳。
王賁當然不在乎這個,他更關心郭靖所說的,利用左右互搏術,對精神意志力外放能起到奇效?
正好這段時間在他鍛煉精神意志力上,遇到了瓶頸難處,當即就開始嘗試起來。
而郭靖也很懂事,見師傅開始修煉,就老老實實的告退離開。
他心里也很高興,‘師傅不僅教了我這么厲害的功夫,還如此信任我,我卻沒什么能夠報答他的,只希望這左右互搏術,能給師傅一些幫助。’
郭靖在為人處世上可能顯得有些呆傻遲鈍,但他在武學上的天賦其實并不差。
正如王賁此前所說,郭靖遲遲練不會功夫,只是因為做師傅的有問題,而不是他這個做徒弟的太笨。
郭靖修煉精神意志力的進度,就要比黃蓉要快。
黃蓉在武學上的天分有目共睹,既比郭靖更早接觸精神鍛煉法,又有王賁悉心教導,但依舊稍遜一籌。
由此可見,郭靖的武學天資其實很高。
正因如此,他也看出了王賁近些時日的苦惱,所以在發現左右互搏術的妙用后,才立刻來找王賁。
王賁此時閉目盤膝在蒲團上,外界的視線被眼皮所遮擋,可內在的視野卻惶惶如大日照耀,看得分明,這便是道家所說的內視。
內視己身,能看見一片五彩斑斕的海洋,這便是人的精神意識世界,也被稱之為識海。
王賁在開發出精神意志力外放后,就自然而然的掌握了內視識海的能力,絢爛的精神意識力如云如霧,飄飄渺渺。
這正應了道家所言的煉精化氣,其上則是煉氣化神。
當然,道家修行之法,與王賁自己摸索出來的精神鍛煉法其實是兩碼事,不能畫上等號,他只是覺得如今自己這精神力量足夠大了,卻不能產生質變。
‘以往我每次打破身體上的極限,都是通過不斷加量的高強度鍛煉,達到質變,換做這精神意識力,就不太管用了……’
王賁已經研究了很長時間,甚至耐著性子去翻閱道經、佛經,什么五氣朝元、三花聚頂,什么識心見性,頓悟成佛,都囫圇吞棗粗略了解了一番。
卻還是沒什么效果,他的武學體系,與這玄學理論,根本就不相融。
當下以左右互搏術的功夫,一邊鍛煉精神意識力,一邊鍛煉身體素質,
其實這種一心二用的法子,王賁以前也試過,但左右互搏術,并非是單純的一心二用。
雙手各自施展不同的武功,需要你對這些功夫有深刻地了解,同時還能融會貫通,找到彼此的交匯的重點。
因而極難練成。
王賁在掌握了要點后,不僅能熟練的施展出來,更是融入到自己的武學體系中。
他沉迷修煉,不知不覺中,識海內五彩斑斕的精神氣霧,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像是產生了氣旋。
不知過了多久,當王賁從那玄妙的狀態中回過神,再內視識海,就看到氣旋中有點點金色熒光閃爍不定。
‘這就是精神力質變的產物?’
他大喜過望,沒想到這左右互搏術還真挺管用,思索了一番,也明白了其原理所在。
‘以前我鍛煉身體強度時,能靠著精神意志力不斷突破極限,換成精神意志力外放,身體卻幫不上什么忙,現在通過左右互搏術,能讓我的身體與精神意志力更緊密的相互融合!’
想通之后,其實困擾了他這么久的難題,并非很難解決。
王賁在開發出精神力外放時,就已經發現了身體不能反哺精神意志力的問題,只是當時一葉障目,陷入了固定的思維當中。
一心想著不斷提煉精神意志力,以足夠的量去達到質變,結果量是足夠了,卻少了身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