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有過統計,印杜世界第一有5000多萬頭奶牛,然后是巴西1500萬頭,漂亮國1000萬頭左右,我們和白熊國差不多,都是700萬頭左右。”牛猛說道。
因為在國外有牧場,他對全球乳業非常了解。
見陳涵有興趣,他笑著說“別看印杜奶牛最多,但年產量卻比不上漂亮國,他們一頭牛只產奶1噸多,而漂亮國有技術優勢,每頭的奶產量超過10噸!年產9000多萬噸居世界第一,不管哪個行業技術都非常重要啊。”
陳涵趕緊追問道“那我們的年產多少萬噸,每頭牛的產量多少?”
在場的奶企老板都嘆息一聲,顯然華國這方面也落后了。
還是牛猛說道“我們國家也在中等水平吧,落后漂亮國楓葉國得國,單牛產量大概7左右,一年也就3000多噸。”
“落后三倍多啊!”陳涵每頭微蹙著說。
“是啊,只比我們多幾百萬頭牛,產量卻領先這么多,今天發布會過后,估計奶制品也要漲價了,其實我們每年進口不少的。”有國企奶老板擔憂道。
陳涵沒想到改用奶制品作為原料,還是可能面臨國外卡脖子。
這個問題必須要解決。
最好的解決辦法當然是養殖更多牛,改進養殖技術生產更好的飼料。
以前陳涵打算做寵物飼料,沒想到最后真的要想辦法弄弄奶牛的飼料了。
不管什么飼料,其實最后還是要用到牧草。
這又涉及到牧場,陳涵心中大概有了一些想法。
國外牧場是嚴重不夠用的,但土地其實不缺,只是有很多土地屬于鹽堿地,沙漠地。
如果能研發出一些適應這些環境的牧草,那問題基本上就能解決。
現在的奶牛也不是在大草原上隨便放牧,而是養在工廠里,飼料專門生產牛奶。
他想了想說“我國奶牛不足技術有差距的問題,我以后會想辦法解決,暫時先這樣吧,到時候新技術出來了,再分享給你們使用,在牛奶上我們絕對不能落后其他國家。”
在場的奶企老板雖然不知道陳涵哪里來的信心,但也沒有說出打擊士氣的話。
知道陳涵可是個科學家,說不定以后真能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呢。
大家又聊了聊供貨問題,時間已經接近中午。
一起吃了個飯后,所有人又簽署了預購合同。
訂單金額達到數百億規模。
只要在記者發布會上宣布這個消息,所有人都知道,原材料根本不是燕窩,而是牛奶!
那些囤積燕窩炒作的人知道這個消息估計要哭了。
s求推薦票求打賞,周五上不上架明天再決定,我再問問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