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硅片上刻畫電路然后封裝。
硅片都是單晶硅切割出來的,陳涵作為芯片協會的理事,想弄單晶硅非常簡單。
實驗室內,陳涵專心致志的盯著面前的單晶硅。
和電腦手機用的芯片扁平不同,陳涵的這塊是方形立方體。
因為靈魂結構體是立體結構,像是無數dna螺旋結構體隨機排列的特殊通道聚合。
陳涵并不懂得原理,只知道完美復制靈魂結構體。
先試試能不能復制到現實然后實驗,如果證明這個硅體可以使用,陳涵才會用現實有的機器,嘗試3d打印出這樣的硅體。
要知道當年計算機可是有房子那么大,現在只有拇指蓋大小。
陳涵通過微觀干涉可以在微觀實現,那么放大后的硅體,應該也有同樣的功能。
只不過耗費的電量會多很多。
而且怎么讀取信息,連接神經元細胞突觸,也是個大問題。
后面的難題先暫時不管,先復制出來再說。
每天陳涵都耗盡精神力甚至使用靈魂之力繼續工作,除了激活u型微生物的時間,陳涵其他時間除了吃飯睡覺上廁所,所有時間都放在了靈魂硅體制作上。
也虧他的微觀干涉能力只是意念一動就能改變現實。
照著結構體復制,他并不需要記下結構,就和s的印刷復制功能一樣,意念掃過靈魂結構體,然后在意念掃過硅立方體。
功夫不負有心人,陳涵在半個月后,終于得到了一塊手掌大小的硅體。
芯片分為好幾種,其中一種是只讀儲存器,在制作時信息或者數據就永久保存在芯片內,這些信息只能讀出,一般不能寫入,即便機器停電信息也不會丟失。
另一種是隨機儲存器,它既可以從中讀取數據,也可以寫入數據。
當機器電源關閉時,存于其中的數據就會丟失。
還有一種叫高速緩沖存儲器當cu向內存中寫入或讀出數據時,這個數據就被存儲進高速緩沖存儲器中。
陳涵制作出的靈魂結構體硅立方體,應該屬于只讀儲存器。
在制作過程中,陳涵就發現了,大腦中的神經元細胞連接結構,和靈魂結構體的一些結構是相同的,這說明陳涵現在制作的其實就是一個大腦解碼器。
當神經元細胞記錄了一個圓圈,靈魂結構體里也有一個圓圈,這樣信息就能夠被讀取。
當然還有很多種情況,比如圓圈進行不同排列,表達出了更多信息,靈魂結構體中也有對應的信息。
例如一些香味,假設他代表2個圓圈交叉,靈魂結構體就單獨儲存了這個香氣的圖形,讀取到這兩個圓圈交叉,證明這個人又聞到了同樣的氣味。
換句話說,一個人的所有認知,其實都包含在了靈魂結構體上。
只不過這些信息都是如同文字一樣的基礎信息。
而具體使用文字描述不同場景,卻是神經元細胞進行的。
陳涵還發現了其他秘密,每個人的靈魂結構體,肯定是不同的,在大腦的時候,靈魂結構體無時無刻不在寫入新的“文字”,儲存了所有信息結構,換句話說人腦的芯片在不停進化。
人在小時候,靈魂結構體很簡單,只知道撒尿拉屎吃奶睡覺,然后認識身邊的環境,所有圖形聲音氣味,都在寫入一個空白的靈魂結構體,并且永久記錄。
而記憶力正是一個個神經元閉環,不同的結構表達不同的信息。
陳涵的這個靈魂結構體硅形立方體,可以讀取陳涵自己的所有記憶和認知。
但同時又能讀取其他人的一些記憶,因為人對環境對事物的認知,從外表上看是完全相同的,同樣的蘋果,不可能你看到一個蘋果,別人看到的卻是一個梨。
不同在與每個人的經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