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算什么好人?良心豈非都被狗吃了?
多愁善感的孩子,明明很喜歡吃豬肉,卻舍不得豬死。可豬若是死了,他如果將一塊肉扔掉浪費,就覺得對不起豬,好像讓它白死了一樣。
每當這個時候,他就覺得那死去的豬在看著他,那并不是責備的眼神,而是傷感。
它好像再說“孩子你快吃吧,我已經(jīng)死了,我把我的肉都留給了你,千萬別嫌棄啊!求你好好珍惜它們,你多從我的骨頭上啃下一塊肉,或許就能多挨上一刻鐘,多挨上一刻鐘,可能就有一個小豬,晚上一刻鐘被宰。即便不是這樣,那也會因你多吃了我的一口肉,就省下了一捧米,而這一捧米,或許流轉到世界上的其它角落,救活了另一個即將餓死的孩子,或是一頭小豬。孩子我會感激你的,請不要浪費我的心血,骨頭也是有營養(yǎng)的……愿我一切的付出,都是有價值的,愿你能喜歡我的肉,愿你一切安好,愿我的身體,能使你變得強壯……”
每當想起這些,他便感動的涕泗橫流,不愿意浪費每一塊肉,無論肥瘦,那都是一個生命的付出。一粒米,也許就能夠拯救一個生命,所以也不能浪費。
魂精,更是無數(shù)個亡魂,犧牲掉了最后的生命,煉化而成,就更不該浪費,更應該好好珍惜。
有誰知道,那一粒魂精里,融合了多少個善良小豬的生命?又有誰知道,那一粒魂精中,是否會有像昨夜在夢中,遇見的孩子那樣的悲慘靈魂?
所以他更加自責,絕不能浪費。
他很快穩(wěn)住心神,調(diào)整好情緒,既然失去的已經(jīng)抓不回,那就珍惜好當下。
一個人有如此多的想法,視萬物為有靈,視眾生皆向善,就憑這份心境,就憑這份善良,就憑這份情感,他能是一般的人嗎?這是天生的,沒有人教過他,這也是關鍵,只有天生的圣人,才會有如此多的思慮……
而他在關鍵時刻,能將心思從滿是愧疚與痛苦當中,抽將出來,從新歸于正途,這份冷靜與決絕,那至少也是蓋世奇才的資質。
天生圣人的心境,蓋世奇才的資質,其實不對了,是錯,并且是大錯……
當呂卿心神再度清澈,體內(nèi)所有的魂精也都已沉寂了下來,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在體內(nèi)緩緩流淌,最終被其神魂充分的吸收掉。
神魂再度增強,感知力又拔高了一籌。
“結束了……”呂卿緩緩睜眼,知道大街上的尋常百姓,是看不到魂精的,也察覺不到自己身體的異樣,當下輕松如常。
起身后,卻發(fā)現(xiàn)父親已經(jīng)不見了。
“爹、爹……”四下里的商販以及買菜的農(nóng)民,時不時的投來異樣的目光,卻沒人搭話,攤子還在,只是呂仲達已不知去了何方。
不遠處,茅山道士莊非子緩緩走來。
剎那間,呂卿心思急轉,想到了很多不好的事情。
父親將此人當豬“宰”,卻也只是要了他身上一些值錢的物件,歸根結底,并沒有傷害他的性命。
可世事無常,人心難測,誰敢保證他不會趁著父親不注意的時候,下什么黑手。
呂卿目光急轉,心如敲鼓,七上八下,可表面上卻是神色如常,心想“不會的,這茅山道士再怎么蠻橫,也決計不敢再大街上動手殺人。我爹為我護道,助我修行,又怎么可能隨他去無人的地方私斗?決計不會的。可是,父親去哪兒了呢?會不會是憋不住了,去茅廁的時候,被他偷襲?依照父親謹慎的性格,去茅廁的時候,怎么可能會帶上他呢?”
莊非子走到呂卿的面前,神色冰冷。
呂卿只是悄悄的打量著他,看他的神情變化,自己則還是神色如常,假裝和旁邊賣西瓜的搭訕,笑問道“大伯,您這西瓜是怎么賣的呀?”
賣西瓜的是個五十多歲的老漢,穿著一身粗布麻衣,手里拎著旱煙袋,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