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修龍道者,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蛇期與龍期。
蛇時期,可分為蛇、蟒、蚺、虺,四種狀態。
蛇的初期最為脆弱,無毒,且法力不顯,只是生命力頑強,與尋常的通靈獸相比,還略有不足。然后是蟒期,身體龐大,且力量超凡。進而為蚺,力量變得更強大,生命力也更頑強,堪稱蟒蛇力量之極致,力可撕牛,已小有神通。之后身體驟然變小,力量卻能保持不變,比之前變得更加靈活,且激發潛能,有劇毒,此時被稱之為虺。至此,蛇之四變結束。
龍時期有蟠龍、螭龍、蛟龍、夔龍、虬龍、角龍、應龍、龍王、祖龍,共稱為龍之九變。其實不過是八變,因為祖龍非境界,乃是盤古開天第一龍。
蟠龍期與虺相比,已然有了智的飛越,雖還未進化成龍形,然而力量之大,速度之快,毒性之強,皆已非昔日可比,與蛇類已經有了明顯的差距。
然而好景不長,想要修成真龍,就要進入下一個境界——螭龍。
螭龍狀態與前一個境界相比,實力上不僅沒有絲毫的精進,反而還退化了不少。
欲化龍,必先洗盡戾氣污垢,保持最純凈的狀態,為下一個境界做準備,此時它無毒無鱗無角無須無龍形,連力量與速度都有所退化,化作生命的本元,擁有綿長的壽命,唯一的保命手段就是可以變化,能大能小。
所謂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可比世之英雄。
而螭龍所對應的境界,就是隱忍不發,如英雄蟄伏于田野之間,潛龍勿用,因為這正是它的脆弱期,不可逞強,靜待進入下一個境界——蛟龍。
蛟龍雖無毒,但已遠勝之前的龍蛇爾,非昔日可比,真正的龍行四海,氣吞八荒,雖然無足無角,但有一身龍鱗披掛,敢問世間,誰可破法?
夔龍,生有一足,無龍角,已可翻江倒海,大有龍戰于野之勢,可與天下爭雄。
虬龍生角,并生雙足,龍形初成,呼風喚雨,可安天下,可亂朝野。
角龍,有鱗有角,四足并生,且有龍須,已是真龍壯年。
應龍,全身鱗甲如金,并生出一對翅膀,天上地下,難逢抗手,早已非昔日之蛇,萬物皆需仰視。
龍王,龍中之王者,可號令一群真龍,雄霸大千世界一方,圣人不出,誰與爭鋒?
祖龍,開天劈地第一龍,那是太公呂望級別的人物,早已超脫于天地之外,不可揣度。
敢修行龍道者,即便在魚蛇之中,也必是有大毅力者,否則難以忍受過螭龍期。
螭龍期,也是修龍道者最脆弱的時期,之前強橫霸道慣了,到如今卻要隱忍,這比從一開始就隱忍還要難的多。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過慣了呼風喚雨的日子,現在冷不丁的讓它蟄伏起來,這比越王勾踐臥薪嘗膽還要難。因此,百分之八十的蛇修龍道者,都死在了這一個境界。
所謂天上龍肉,地上驢肉,可不只是單單好吃那么的簡單,尤其是龍血龍肉,其滋補效果難以言表,無論是修士還是凡人,食之好處多多。
而眼下這頭巨蟒便已化龍,正是螭龍境界。
是龍又非龍,有了龍的屬性,卻無龍的戰力,正是拋光楊慧,隱忍不發的時期,尋常的螭龍躲避災禍還恐不及,可它倒好,如此張揚且霸道的四處亂竄,簡直就是在為別人送大餐。
仰仗著自身的變化之道,就妄想著瞞天過海,以勢欺人,太過僥幸。
且不說遇見內行人設法將其誅殺,就是遇見雞霸天這種,腦瓜兒一熱,不服就干的主,也還怎么活?
雞霸天,雞族雖不能修龍道,而他對于修龍的秘密也知之甚少。可雞族太過好斗,熱血的一塌糊涂,縱然是一只凡雞,也可能會向天敵老鷹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