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兩條最長的觸手,便初步處理好了那只剛宰殺的母雞。
多恩今天是打算,將他制定到粵菜館菜單上的菜全做一遍的。
而要做的第一道菜,就是粵菜里很著名的——
白切雞。
先把整只雞肉先用清水浸泡出血水,清洗干凈。
在此過程中,要細致地將雞表面的黃衣去除,不然會很影響最終成品菜品的賣相。
清理完畢以后,將雞腳塞進剖開的雞肚中。
“要是換成毒羽雞的話,做出來的白切雞將會是絕殺,可惜換不得。”
多恩看著處理好的雞肉,這樣感嘆一句。
至于毒羽雞,自然是換不得的。
畢竟魔物農場里的那兩只魔物種雞,現在還在忙著繁衍產卵,興盛族群。
需要重點保護。
而今天多恩拿來烹調粵菜的食材,大部分都很普通。
像這只母雞,食材等級是c級左右。
但憑借多恩登峰造極的廚藝技法,再加上菜譜本身也足夠優秀。
最終的成品連跳兩級,達到a級還是不成問題的。
但要想再往上的話,那就有些難了。
畢竟,食材本身的屬性限制擺在那里。
接下來,開始正式烹飪。
鍋里燒水。
下三顆黃梔子。
梔子這種東西,多恩在伊頓周邊的灌木區域就可以找到。
不過,異世界的人并不會拿它做食材或者調味品,多恩只能靠自己平時收集。
加入黃梔子以后,鍋里的滾湯會變成清亮的淡黃色。
用黃梔子水煮出來的白切雞,雞皮會變得更油黃,更亮。
能增加賣相。
鍋中下蔥、姜,再加鹽和料酒。
最后加一點刻亂之時加速過釀制時間的自釀魚露。
目的是給后續入鍋的雞肉提鮮。
鍋里的水煮開以后,咕嚕咕嚕冒著氣泡,蒸騰起帶著淡淡料香味的水汽來。
這個時候,將鍋從火上移開。
關火這一步驟,對于制作白切雞非常重要。
因為一道皮滑肉嫩的成品白切雞,靠的是水溫慢慢浸熟,而不是粗暴的煮熟。
拎著雞脖頸最上端,浸入到鍋里后提出,重復這個步驟,三浸三提。
這個過程,是在給雞皮定型。
定型過后,將整只雞迅速浸入到冷水里。
雞皮在這一熱一冷的刺激之下,會迅速收緊,吃起來就是一種很獨特的爽脆口感。
過完冷水以后,再拎著雞脖頸入鍋,還是三浸三提。
讓雞能重新適應鍋里的溫度。
最后,把整只雞浸泡在鍋里,大約半個小時。
這個過程依舊是無火的,只靠鍋中沸水原本的溫度滲透到雞肉中,慢慢浸熟。
半小時過后。
準備一盆冰水,加入鹽。
將鍋里的雞撈出來。
雞肉下冰水中,再浸泡個20分鐘左右。
這樣做,是為了防止雞中殘留的余溫繼續加熱雞肉。
過熱會影響口感。
而且,再一次強烈的熱脹冷縮,也會二次緊縮雞皮,使白切雞的口感更加脆滑。
還有冰水中提前加入的鹽。
能夠防止雞肉在浸泡過程中,底味流失,變得寡淡。
白切雞這道看起來好像就是雞肉煮熟,再切塊的“簡單菜品”,其背后的制作烹飪流程,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
講究!
浸透冰水以后的雞,皮色油亮嫩黃,切塊擺盤之后,品相會非常漂亮。
用自己的親生雙手,認真仔細地分解雞塊擺盤的同時,多恩那幾只由純粹魔力凝聚而成的觸手,正在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