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娘們敲定好了今晚重頭菜吃餃子的念頭。
順便,餃子包什么餡也一并考慮好了。
伊頓鎮距離銀盾港很久,可以從港口邊買到新鮮的,剛捕撈到的海貨。
因為這一點地理上的優勢,在伊頓小鎮發展粵菜倒是蠻合適的。
而今晚餃子的主題,也同樣離不開餃子。
兩個小廚娘打算做的是,水晶蝦餃。
說干就干。
艾米和埃莎很快配合著在廚房里面忙活起來。
艾米先是取來了還養在水盆里面的新鮮大青海蝦,熟練地給蝦去頭,小心地抽出蝦線,取出完整的蝦仁肉。
剛進入廚房的時候,還有點唯唯諾諾,束手束腳的艾米,一進入做菜的狀態以后,倒真有點多恩那種“忘我”的勁頭。
很快,一盆的青海蝦全都處理完畢。
青色的蝦肉被擺成一盤,肉質飽滿晶瑩,一看就品質上好。
艾米把處理完的蝦仁全都交給埃莎,自己則在洗凈手以后,去一旁準備水晶蝦餃的餃子皮去了。
一半的土豆淀粉,加一半的小麥淀粉,混合之后,加一點點鹽,用筷子去攪拌均勻。
攪拌的過程中,不斷加入開水燙面。
讓混合的淀粉,被完全燙透。
面燙得充分了以后,取出,放在案板上,淋上一些鬃豬的豬油,再撒上生粉。
隨后就是按壓。
以上這些略顯麻煩的和面操作,那可是水晶蝦餃餃皮能呈現晶瑩剔透,口感軟糯彈牙的關鍵。
“大哥哥說過的,做水晶餃的面皮,一定不可以揉,要不斷的按壓才可以成團。嗯嗯,我做的沒錯。”
艾米一邊壓面,一邊蹙著隨著年紀增長已經顯出秀氣感覺的眉頭,在心里回憶和對照多恩當初的教學細節。
總之,小姑娘的烹飪狀態非常認真。
而埃莎這邊,在接過了艾米遞過來的所有蝦肉后。
簡單清洗過,擠出所有的水分。
加上鹽和生粉。
用她已經洗干凈的白皙小手,對著蝦肉就一頓連搓帶揉接摔打。
這么做,是為了讓新鮮的蝦肉同鹽和生粉混合充分。
更重要的是,讓蝦肉起膠。
啪、啪、啪——
蝦肉在埃莎的手中,和碗底一次又一次有規律和節奏感的碰撞。
“哼哼~按老師教的那樣,搓一搓,揉一揉,rua一rua,再摔一摔。”埃莎一邊手里動作不停,邊嘴上還念念有詞。
如果說艾米做菜時候的狀態是認真且嚴謹。
那么埃莎就是輕松而享受了。
慢慢的,碗里的蝦肉變碎、變成蝦泥狀,而且整體開始泛黏,這代表蝦肉中的膠質已經出來了。
如此做出來的蝦仁餡,會上勁,吃起來口感會非常好。
這時候,加一點鬃豬肉的肥肉丁。
再加一點剁成碎的馬蹄,提升餡的脆感。
最后,加一點糖提鮮,加一點點胡椒粉去腥。
接著,繼續揉搓、摔打,拌勻。
等到埃莎的蝦餡備好以后,動作非常麻利的艾米也已經備好了面團,可以開始壓面皮了。
艾米先將面團搓成長條,利索地起出一個面劑子來。
然后把劑子搓圓,用手壓扁。
上菜刀。
刀面按在面劑子上,用左手壓住,慢慢轉動。
起刀,反面再壓,朝著反方向再轉回來。
兩輪壓面之后,用刀刃起面皮。
用刀壓面皮的方式,算得上是制作水晶蝦餃特有。
艾米最終做出來的面皮,圓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