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
周瑜府上。
名為楚淮的男子佇立良久,最后長長一嘆:“罷了,罷了,不管是何事,終歸欠你一命,就以此償還吧。”
說完,他也不等周瑜回府告別,直接留書一封,然后飄然離開了周府,徑直向北而去。
荊州。
水鏡莊上。
學(xué)堂里。
兩個少年坐在里面,正在辯論著什么。
其中,一名少年面如冠玉,風(fēng)度翩翩,而另外一名少年容貌則是略顯普通(確認)。
此時兩者辯論起來,那俊逸少年一臉淡然,就連語氣也是平穩(wěn)有力,顯得十分老成。
倒是那容貌普通的少年爭的是面紅脖子粗,語氣也是慷慨激昂,讓本就普通的容貌顯得更加普通了,光看表象似乎是辯論不過急眼了。
可實際上,若是仔細聽來,兩人的辯論卻是你來我往,針鋒相對,不相上下。
至于為何兩人的表現(xiàn)差距如此之大,只能說是性格使然了。
而在兩名少年旁邊,一名儒衫老者聽著兩人的辯論,也是目露欣賞,不過看著那面貌普通的少年那副激動的樣子,老者又是有些無奈。
此子除了相貌普通之外,天賦才華俱佳,絲毫不遜于阿亮,就是一遇到阿亮就十分容易激動。
不用說,能在水鏡莊上如此辯論的少年,自然是龐統(tǒng)和諸葛亮了。
而坐在他們身邊聽他們辯論的老者,正是連水鏡先生司馬徽和龐德公都表現(xiàn)得極為尊敬的“三先生”。
面對龐統(tǒng)和諸葛亮在辯論時截然不同的表現(xiàn),三先生沉吟片刻,就欲開口教導(dǎo)一番。
可就在這時,他身形也是微微一頓。
一抹沉思之色在眸中閃過,老者抬頭朝著北方望去。
這個時候邀請他一聚,莫非是此番北疆之戰(zhàn)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心中略一沉吟,老者緩緩開口道:“好了,阿統(tǒng),阿亮,今日的辯論就到此為止。阿統(tǒng)你在面對阿亮?xí)r還是顯得太毛躁了,成大事者,當泰山崩于前而不變色,無論何時都要保持冷靜,不可意氣用事。至于阿亮,有時太過老成持重也并非好事,保持一定的朝氣和沖勁或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聽著老者的提點,龐統(tǒng)和諸葛亮也是收斂了神色,同時應(yīng)道:“謹遵三先生教誨。”
見狀,老者點了點頭,淡淡道:“這段時間你們就在莊上好好學(xué)習(xí),老夫要出門一趟。”
聞言,龐統(tǒng)和諸葛亮眼中也是閃過一抹訝異。
這位三先生自從來到了水鏡莊,還沒見過他出去過呢。
不過他們也沒有多問,只是應(yīng)道:“諾。”
同樣的一幕還在很多地方發(fā)生。
在娥姁的聯(lián)絡(luò)下,大漢各處都有人朝著北疆而去。
............
五原郡。
九原縣城。
一名中年男子手里拎著酒壺,在大街上漫無目的的逛著。
在他身后,兩名青年則是不遠不近的跟著。
看著前面的中年男子,郭嘉轉(zhuǎn)頭朝著一旁的荀彧問道:“文若,錢還夠嗎?”
面對郭嘉的問題,荀彧苦笑一聲,點了點頭,道:“再支撐些時日倒不打緊,但如果回去的時候還這樣,可能就不夠了。”
身為荀家人,荀彧自然是不缺錢花的。
但是他也不是愛財之人,所以之前在和郭嘉離開潁川前往洛陽的時候,身上其實并沒有攜帶多少錢財。
在他看來,帶點錢財夠用到洛陽就行,誰知道路上居然遭遇了這般變故。
之前他們待在村子里的時候還好,根本花不了什么錢,但是此番男人帶著他們北上,一路上每經(jīng)過一處大城,男人都要進去尋樂一番,這也就罷了,問題是男人還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