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小君子第八十九章 董卓的遷都
劉封并沒有和李儒再多說什么,李儒的才華哪里能夠想不明白這些事情,歷史上他就是因為想通了所以才放棄了。
他們陷入了一個誤區,寒門就是寒門,世家就是世家,所以世家與寒門是天然對立的。
當初劉封也是這么想的。
走在洛陽街頭,看著一片混亂的洛陽城,他只是陷入了曾經的回憶之中。
當初他有了這種想法的時候,管寧還很驚訝,之后便將他帶到了潁川,找到了那個被劉封稱之為變態的家伙。
面對劉封的疑問,他只是問了劉封兩個問題。
寒門是已經做好了一聲不娶,斷子絕孫的準備了,還是說做好了成就帝王業,歸隱山林中的決絕之心?
第二個問題,世家又是如何形成的?
兩個問題,當劉封跟著管寧找到答案的時候,他也就明白了那個家伙的意思。
所為世家,不過就是當年的寒門抗住了莫大的壓力,做出了讓世人足以銘記的事情,然后教導子孫守住家業,數代之后便是一個新的世家。
孤陰不長,孤陽不生,這是他的道,只不過此時的劉封尚且才能夠領悟到其中三味。
寒門是什么,世家又是什么,他們不過都是一群想要出人頭地,成就一番事業的人罷了。
世家子有世家子的倨傲,寒門也有寒門的貪婪,世家之中有天縱之才,寒門之中也有驚才艷艷之輩存在。
既然如此,他們又有什么區別?
劉封并沒有在洛陽繼續停留,他選擇了離開,此時李儒在這慌亂之中倒也算是不負劉封。
不但仍然努力的讓局勢按照他所想的方面發展,不斷的為董卓削減朝堂和諸侯方面的壓力,甚至于在劉辯這里也做出了掩埋。
劉辯對外宣稱是病逝了,只不過他最后被“葬”入的不是某一座陵墓之中,他被葬入的是趙忠的墳冢。
這種下葬更是讓人不由的皺眉,很多人都是敢怒不敢言。
董卓最后還是沒有聽從李儒的建議,在荀爽等人的支持之下,遷都一事最終還是成行了。
京兆尹蓋勛被征召進入朝堂拜為議郎,然后送到潁川接替陰修成為太守,然后董卓想了想又一次的將他弄了回來。
看得出來董卓對于這個曾經的雍涼名將很是在意,一直搖擺不定,最后弄得蓋勛急了,直接怨憤之下,告病了。
不過這樣也好,這么一弄董卓倒也不擔心他會做出什么危險的事情。
至于另一個人可就沒有這么幸運了。
在征召蓋勛的同時,那位天下名將皇甫嵩也受到了再次征召。
左將軍皇甫嵩從一開始就沒看重過董卓,對董卓嘲諷侮辱之中的那些人,皇甫嵩占據了很大的一個地位,而此時得到了機會。
董卓正式將他所有兵權全部拿下,然后借助劉協之手,請皇甫嵩回轉京師當城門校尉。
皇甫嵩麾下長史以及侄子都在勸說皇甫嵩,到了這一步干脆起兵反了就是,只不過就如同當年拒絕了閻忠自立,拒絕了皇甫酈誅殺董卓的提議一樣。
他也拒絕了眾人的勸說,他可以死,但是他不能抗旨不遵,這是皇甫家族的榮耀。
而且在皇甫嵩看來,怨恨自己的不僅只有董卓一個人,當年的張讓趙忠,當年的朝中宦官,乃至于那位大將軍何進,哪個不是想要將他置之死地。
可是他現在不仍然活的好好的,不仍然是執掌兵馬大權。
他自己行得正坐得直,那些人還能強殺了他不成么?
皇甫嵩毫不畏懼的來到了洛陽,然后
他親眼見到了什么叫做眾叛親離。
皇甫嵩剛剛到達洛陽,沒有進入府邸,沒有朝拜皇帝,剛剛下馬的那一刻,他就直接看